塔拉灘上“種太陽”
“光伏羊”讓牧民增收“喜洋洋”。
光伏風機調試。洪玉杰 攝
高原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看著眼前“光伏羊”的膘情,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哈汗土亥村的馬生興真切感受到,光伏發展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都說,在海南有“兩片海”,一片是藍色的碧波蕩漾的青海湖,另一片就是在塔拉灘上用光伏板種下的“藍色海洋”。
9月5日,記者登上海南州綠色發展園區觀光臺,昔日“不毛之地”的塔拉灘不再是荒涼、干旱,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齊、一眼望不到頭的光伏板,綿延到天際線。
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擘畫的宏偉藍圖。海南藏族自治州緊緊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建成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制造、電力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為一體的全球最大的集中連片、統一開發綜合示范園區,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清潔能源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4314萬千瓦,并網裝機容量2094萬千瓦,在建和新增核準清潔能源項目2220萬千瓦,占全省52%。全國乃至世界首條100%清潔能源特高壓輸電線路“青豫直流”累計輸送電量超300億千瓦時,大力提升了海南清潔能源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最貧瘠惡劣的地方,往往開出最驚艷的鮮花。用“光伏+”作文章,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美好愿景。曾經一片荒漠的塔拉灘一步步成為太陽能光伏板的“藍海”,在光伏板的“庇護”下,昔日的茫茫戈壁“變身”為草原牧場,而周邊牧民也在光伏園區內修羊圈供農牧民飼養“光伏羊”。
“我們家300只羊全在光伏園區里放養,不僅吃得好,還能賣上好價錢,有時我們還在園區打打零工,一天能賺百十塊錢。”共和縣鐵蓋鄉牧民向占奎揮動牧鞭,言語間滿是自信。
在向占奎的記憶中,10多年前的塔拉灘,種田,沒水;放牧,沒草。而如今成批量光伏板的遮擋,不僅能降低風速、減少水分蒸發,而且清洗光伏板的水,更是給這里的植物來了一場定期“補水”。據統計,園區內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覆蓋度恢復到80%,水源涵養量大大增加,沙化土地恢復1.49萬公頃,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雙下降”趨勢。昔日飛沙走石,如今舊貌換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光伏羊”已然成為海南發展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的新名片。
借光行風,“風光”生金,當光伏與黃沙相遇,碰撞出的火花還不止如此熱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光伏+扶貧”絕對算得上是最亮眼的點。據海南州鄉村振興局局長關卻杰介紹,海南州整合3.43億元扶貧資金,建成總裝機容量50.5兆瓦海南州光伏扶貧電站,帶動全州173個貧困村72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設置公益性崗位3349個,臨時務工累計達2萬余人次,有效破解企業招工和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雙向難題”。
同時探索實施“光伏生態牧場”試點項目,擴大“光伏羊”養殖規模,培育“綠色光伏羊”品牌,40個光伏電站養殖“光伏羊”2.2萬余只,成為群眾增收重要渠道。
原本在當地群眾眼中的劣勢,在清潔能源發展中,變為不可多得的優勢,而這優勢在實踐中不斷被事實加以科學證明:
曾經,漫漫黃沙,阻隔了陽光和希望;如今,悠悠綠草,帶來了低碳與高質量發展。當光伏與黃沙相遇,變身成為科技感十足的“藍海”,海南州提出“把光伏發電園區打造成一片生態綠洲”,開始實施塔拉灘生態光伏園區造林綠化工作,每年投資上千萬元修建防風固沙及道路景觀林、道路綠化、節點景觀綠化等工程,聚力建設“生態海南”,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正如海南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邱元林所說,“綠色發展是世界潮流,也是海南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的必由之路。”海南州清潔能源建設已邁開實質步伐,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中走在全省前列,已成為海南最亮眼的“金名片”,新能源投資一度成為全州投資的主要拉動力,撬起海南州綠色經濟發展“新支點”。
日光灼灼、水勢滔滔、風車飛轉……綠水青山是生態優勢,清潔能源則是發展驕傲,從篳路藍縷的艱難奮進中走進高質量發展“豐收季”,在塔拉灘上種下“藍海”之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快、越走越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當戈壁灘遇上光伏:昔日不毛之地成為今日“光伏海”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運用水光互補技術,85萬千瓦光伏電站產生的電能通過330千伏輸電線路,送到約50公里外的龍羊峽水電站。通過協調控制,將光伏電轉化為虛擬水電送入電網,實現了“1+1>2”的效果。[詳細] -
青海省海南州:從“一灘之治”向“生態全治”轉變
借光行風,“風光”生金。近年來,海南州把擴大清潔能源作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繼續擴大光伏發電規模,鼓勵各大新能源企業向生態環保、旅游觀光等多元化發展,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詳細] -
“水光互補”帶“綠”塔拉灘——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線見聞
一條高壓線路,連通一條大河與一片荒漠,實現了塔拉灘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面對即將到來的夏日用電高峰,這個水光互補發電站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將采取集中消缺等措施確保平穩有序供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