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砥礪奮進興家園 災后重建感黨恩

      發布時間:2023-09-06 16:29:00來源: 甘孜日報


      經過維修加固的貢嘎山片區寄宿制學校。


      安置點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

        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地震造成瀘定縣灣東村、紫雅場村、聯合村等村組受災,農村住房等基礎設施損失巨大,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

        一年后的今天,瀘定縣受災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住房重建工程即將完工,維修加固基本完成,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浴火重生的新家園升騰起新的希望。

        齊心協力

        建設美麗新家園

        在德威鎮奎武村安置點,機器轟鳴、熱火朝天,工人們有的在噴外墻漆,有的在鋪設廣場地磚,大家各自忙著手中的活,齊心協力按下災后重建的“加速鍵”,共繪美好家園“新畫卷”。

        “我們承建的德威鎮奎武村安置點將計劃安置來自通風巖片區整組搬遷的76戶、264名受災群眾,整個工程預計在今年國慶節前完工。”中交一公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安置點占地28畝,建筑面積9844平方米,均為框架剪力墻結構類型,房屋整體風貌及內部裝修都是結合瀘定當地民居特點和居民生活習慣來設計建設,這樣修出來的房子既抗震又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民居風貌。”

        “太滿意了!這里的3種戶型房屋我們都喜歡,現在就坐等收房搬新家了。”說起安置點的新房,奎武村村民王福玉贊不絕口。她告訴記者,房子從選址到修建,她都十分關注,還專門來工地參觀過,她覺得無論是主體質量還是房屋布局都經過科學規劃,住著肯定安全舒適。

        “9·5”瀘定地震發生后,瀘定縣堅定不移落實好省州重建委各項決策部署,按照“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總體目標,全面落實“把災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典范”的目標,編制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明確以住房重建、維修加固為重點,著力抓好受災鄉鎮公共服務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思路,通過建立月初計劃機制、周匯總月通報機制和激勵懲戒機制,奮力推動各項重建工作有序開展。

        同時,瀘定縣把今年確定為重建瀘定奮斗年、民生瀘定改革年、重塑瀘定鞏固年。先后召開重建委員會議、重建委工作組專題會議等,及時傳達學習省州各項決策部署。縣重建委5個項目推進組及時研究項目工作推進的難點、堵點問題,各單位、各鄉鎮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靠前辦公、共同發力。制定“重建項目作戰圖”,倒排工期抓進度,將項目進度落實到月、細化到周,嚴格按項目基本程序有序建設。

        民族團結一家親

        開啟災區群眾新生活

        災后恢復重建中,瀘定縣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建立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石榴籽小分隊”到聯誼鄉鎮“石榴籽工作中心”、村(社區)“石榴籽工作室”“雙報到”機制,結合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大下訪、大排查、大化解“三大行動”和“落實一件促進民族團結的實事”活動,構架化解矛盾、紓困解難平臺,建立臺賬、協調聯動。全縣3800余名干部職工開展結對聯誼,幫助協調解決群眾困難訴求。

        “我們依托繁榮過渡安置點內的黨群服務中心,掛牌成立由臨時黨委書記負責的‘石榴籽工作室’,組建村級‘石榴籽工作隊’3支,培育村級‘育籽員’6名,深入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團結進家庭’實踐行動。”得妥鎮政府副鎮長楊波向記者介紹。

        得妥鎮繁榮過渡安置點居住著漢、藏、彝各族受災群眾228戶877人,“石榴籽工作室”探索“黨建+民族團結進步”模式,做好服務保障過渡安置點受災群眾的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和民族團結進步各項工作,架起干群“連心橋”。今年以來,“石榴籽工作室”累計解決群眾困難訴求16件,使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去年10月,“9·5”瀘定地震災后第一期職業技能培訓班在得妥鎮繁榮過渡安置點舉行。在15天的培訓中,9名專職老師圍繞餐廳服務和中式烹飪2個專業,26種常用技能,6個中高能力進階進行授課,進一步夯實受災群眾重建家園和就業致富基礎。

        據了解,瀘定縣聚焦受災群眾在過渡安置點“住得好、能就業、會致富”目標,精準對接受災群眾需求,組織開展家門口勞動技能培訓,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就業增收難題,讓受災群眾在安置點既能安居還能樂業,有效激發民族團結內生動力。今年以來,組織受災群眾參加各級各部門舉辦的電工、焊工、廚師等勞動技能培訓6次,參與群眾600余人。技能培訓讓群眾掌握一技之長,目前已有30余名受災群眾在轄區內施工企業順利就業。

        維修加固

        學校舊貌換新顏

        走進瀘定縣貢嘎山片區寄宿制學校,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操場、明亮的教室……

        “本次維修加固主要包括學校的教學樓,學生公寓的內外墻改造、門窗更換,學生運動場及配套設備設施恢復等。現在我們的校園環境得到整體提升。”學校副校長楊武成向記者介紹。

        地震發生時,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學校就將全校673名學生疏散至操場進行心理安撫。從就地安置到校舍評估到主教學樓加固維修再到正式復課,僅用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為確保日常教學工作正常進行,該校利用假期,搶抓工期,加快推進維修加固項目,一場戰嚴寒、斗酷暑、爭分秒、搶進度的災后重建如火如荼地展開。

        “項目施工集中在寒暑假,時間緊任務重,為保證學生正常開學,我校與施工單位制定合理的流水施工方案,除了安排老師負責施工現場的監督外,每天還有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監督及衛生檢查,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楊武成說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災后重建中,瀘定縣優先推進受損學校設施維修加固和恢復重建,高標準配置教育教學設施設備,提高教育服務能力,為建設區域教育中心繪制了發展新藍圖。

        據了解,瀘定縣納入災后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項目38個,其中教體系統項目有10個,包含新建1所學校教學樓,維修加固8所學校教學樓、學生宿舍、運動場、圍墻校門等附屬設施。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之年。瀘定縣按照省政府印發的《“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部署,錨定“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目標,全力打好災后恢復重建攻堅戰,加快建設紅色美麗、宜居幸福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瀘定。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视频网址| 精品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大bbwbbwbbwvideos|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没有被爱过的女人在线| 我要看a级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乱码视频 |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污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色视频色露露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a级特黄毛片免费观看| 成年男人的天堂|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欧美激情另欧美做真爱| 免费啪啪小视频| 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图片| 给我看播放片免费高清|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1a级毛片免费观看| 手机看片国产在线| 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激情网站免费看|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99久久国产免费-99久久国产免费|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