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瀘定地震一周年|走進災區看新貌——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9月4日,大渡河畔,作為水運應急碼頭項目,雅安市石棉縣新民鄉海耳碼頭建成投用,藍色浮筒搭建起水上平臺,數艘客渡船停靠在岸邊。
時間回撥,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救援人員從這處臨時碼頭登船,通過水路挺進受災較重的地區,架起大渡河上的“生命通道”。
一年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四川省高質量推進“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地震發生后,省政府印發《“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和《“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支持政策措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5個專項方案,構架起“一個總體規劃+一套支持政策+5個專項方案”的災后重建方案體系。
科學重建,砥礪前行。統籌兼顧恢復重建與發展提升,災區干部群眾自強不息重建家園,有力有序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努力將災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風雨洗禮后的地震災區,正以生機勃發的姿態和開拓創新的勇氣昂揚前行。
規劃統籌,干群齊心凝聚合力
“我抽到了31號。”8月28日,在雅安市石棉縣新民鄉,“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馬廠村一組集中安置點分房儀式上,第一個抽到新房房號的村民王志忠臉上笑容洋溢。
地震發生后,結合受災情況和鄉情實際,當地將馬廠村作為中心村打造,以農旅融合為發展定位,在集中安置點規劃打造民宿、餐飲等業態,推動馬廠村在重建中提升。
災后恢復重建必須高標準規劃。在《“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中,“因地制宜、科學重建”居基本原則之首。科學評估、規劃引領、合理選址、優化布局,才能更好地統籌當前與長遠、生活與生產、發展與保護。
科學規劃指導下,甘孜州、雅安市充分發揮災區干部群眾主體作用,凝聚起災后恢復重建的強大合力。
不等不靠建設新家園。在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天池山村統規自建集中安置點,村民忙著粉刷墻面、安裝燈飾,加緊裝修新房。地震發生后,天池山村一組整組搬遷安置,采取統規自建方式,最大化利用人力、資金等,極大提高建設效率。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黨員干部投身災后恢復重建第一線,將辦公室搬到項目現場。“爭取當日收集的問題不過夜,想方設法加快項目進度。”石棉縣“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羅瑞說。
干群齊心,重建跑出“加速度”。按照3年時間基本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的要求,今年以來,甘孜州、雅安市認真落實重建規劃,超計劃完成上半年重建任務。
以人為本,民生保障全面加強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醫療、農房重建等一大批民生項目作為“首要工程”加速推進。
9月1日,石棉縣王崗坪小學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一年前,學校校舍在地震中損毀嚴重,學生遷移至其他小學復課。“預計明年9月開學,屆時可接收12個班540人就讀。”王崗坪小學副校長毛成軍說。
除了新建項目,石棉縣希望小學、聯合小學、向陽小學等20個改造加固項目在今年9月開學前陸續完成,全縣16.64萬平方米的校舍和4.98萬平方米的運動場更加穩固、安全。
全面加強民生保障,也包括不斷優化就業創業環境。
掃碼寄件、貼取件碼、擺放快遞……8月29日,瀘定縣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的菜鳥鄉村瀘定縣服務站,各個商戶忙著整理快遞。此前,該基地維修加固工程提前3個月完工,服務站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生意恢復了,心里就踏實了。”服務站負責人樊鑫說,入駐初期,基地提供3年免租期,震后停業期間,免租期也相應延后。對于未來,樊鑫充滿干勁:“針對地震后首次創業的項目,正常營業半年后有1萬元一次性補助。基地還為商戶提供‘一對一’企業服務‘管家’,不定時開展培訓,提供產研鏈接等科技孵化服務。”
“要高效推進項目,更要幫助群眾恢復提振信心。”瀘定縣人才交流和就業服務局局長高進信心十足地說。
跨越發展,產業振興謀定未來
9月初,石棉縣X066王崗坪至王崗坪景區段災后重建工程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對路基進行加固。
“該路段路基已全線貫通,比預計工期提前10個月。”項目現場負責人汪勇軍介紹,目前,該段道路采取半幅施工的方式進行,對沿線村民以及游客實行管制開放通行。
交通重建為旅游重振鋪路。旅游業是災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景區恢復提升成為災后恢復重建的重中之重。
9月,貢嘎山南麓,王崗坪景區群山綿延,霧靄流嵐。另一端,位于貢嘎山東坡的海螺溝景區,恢復重建的工程車輛來來往往,山間峽谷美不勝收。
按“半年局部開放、一年完全開放、三年完成提升”時序,今年4月恢復開園的王崗坪景區,索道、酒店、游覽等接待能力恢復到震前水平,并新增牦牛古城、天空之境、“C位”觀貢嘎等“網紅打卡點”。
在海螺溝景區,總長24公里左右的游步道、自行車道正加速重建。“圍繞‘一年局部開放、兩年全面恢復、三年實現提升’目標,海螺溝景區將在年底局部開園。”海螺溝景區旅游基礎設施重建項目生產經理張繼祥說。
通過推進景區生態環境修復、旅游交通設施恢復、旅游品質提升等,災區正高質量打造大貢嘎世界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
特色農業、綠色工業、商貿流通業等也在加速謀劃。“家里種植的枇杷、黃果柑等農特產品,以后可以直接銷售到景區。”談起未來,石棉縣王崗坪鄉挖角村村民陳彬喜上眉梢,“等景區全面打造完成,我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瀘定縣得妥鎮中心小學災后校園煥新顏又聞瑯瑯讀書聲
“9·5”瀘定地震造成瀘定縣27所學校不同程度受損。[詳細] -
石棉縣舉行震后重建首場集中安置點分房儀式 32戶村民拿到新家鑰匙
當前,石棉縣加快推進“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農房重建有序進行。目前,維修加固、購房和投親安置全面完成,散戶自建房主體全面完工、搬新入住1399戶,已有5個集中安置點主體全面完工。[詳細] -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全面啟動“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項目
截至6月14日,“9·5”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生態修復項目已經全面啟動。項目包括磨西臺地地質遺跡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雪域貢嘎冰川恢復與保護項目兩個部分,項目實施期3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