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改”賦能 讓產業工人有為有位
近年來,維西縣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部署要求,通過健全完善技能競賽機制、勞模工匠人才培育選樹機制、產業工人權益維護機制,不斷提升產業工人的獲得感、自豪感、榮譽感,激發廣大產業工人奮斗熱情,讓他們有作為、有地位、有尊嚴。
強化政治引領 夯實“產改”思想基礎
該縣總工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通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史學習教育”“五講五有”教育活動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萬名黨員進黨校”集中培訓等,把加強產業工人思想引領融入各類教育實踐活動中,并抓實活動載體,以“慶祝建黨100周年”“喜迎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為主線,組織開展紅歌大賽、演講誦讀、知識競賽、黨的理論創新我來講、工間操、穿城跑、氣排球比賽、職工心理健康講座、建設者之歌文藝演出進工地等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和保障產業工人精神文化生活。
聚焦高質量發展 拓展產業工人建功立業載體
該縣總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舉辦各類產業工人勞動技能競賽及安康杯競賽、技術創新、名師帶徒等活動,企業職工860人次參加活動。同時,推動職業技能培訓,組織開展刺繡、挖機、鋼筋工、中式烹調師、家政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35期39個班,1600人次參加學習。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培訓模式,為企業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累計培養企業新型學徒88人。積極推進“校企協同”“產教融合”,全縣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的企業共5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
實施地位提升行動 讓產業工人有為有位
該縣總工會不斷暢通產業工人政治參與渠道。目前,維西縣有縣級產業工人黨代表4人,占縣級黨代表的1.4%;人大代表2人,占縣級人大代表的1.2%;政協代表21人,占縣級政協代表的14%。產業工人在群團組織代表中的比例不斷提高,該縣開發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職工余飛霞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發揮黨建帶工建引領作用,推進新就業形態、“兩新”組織黨建帶工建,全縣共有“兩新”黨組織49個,黨員581人,建會企業58個,會員2229人。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及領導干部掛聯企業的形式,指導掛包企業黨建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對37個中小企業進行掛包指導,并選派黨建指導員60名。同時,深化“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做好各級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推薦,有3名產業工人分別榮獲省級勞動模范、州級五一勞動獎章。
完善維權服務機制 維護產業工人隊伍穩定
保障勞動報酬,增強產業工人獲得感。該縣總工會積極推動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建會企業集體協商合同簽訂率達100%。積極反映國有林場職工訴求,落實國有林場職工事業工資待遇問題。采取就業咨詢指導、送法進企業、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檢查等方式,開展送崗上門、送工進企工作,加強全縣勞動關系領域政治安全和矛盾糾紛摸底排查、規范勞動關系監管服務等工作,建立健全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成立“法院+工會”“法院+人社”等勞動爭議訴調對接中心,聘請法律顧問,為產業工人提供勞動爭議調解等法律服務。
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 提升產業工人服務質效
2020年以來,該縣總工會共計慰問重點工程一線職工1204人、組織產業工人療養體檢50人、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購買意外傷害險94人,共計支出資金18.68萬元;實施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全額返還政策,2019年至今,全額返還38家小微企業工會經費12.20萬元;積極做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扶持獎補,擬對該縣2022年度符合“升規納限入統”獎勵標準的9戶企業進行獎補,擬獎勵資金42萬元。2023年申報創新型中小企業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家,并計劃選派80名企業經營管理骨干外出深造。同時,加強職工驛站、工會服務站、職工之家等工會服務陣地建設,為產業工人建起愛心之家。目前,全縣各級工會建設各類職工服務陣地80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德欽分局奔子欄管理所工作人員開展宣傳工作并完成問卷調查
云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德欽分局奔子欄管理所工作人員深入轄區松茸采挖點,完成動植物資源利用集市監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的問卷調查。[詳細] -
迪慶州直機關工委: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互融共促
深化落實“三聯三幫三促”機制,全力推動“三雙”活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辦成率64.79%。[詳細] -
維西縣加快中藥材產業“四化”進程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10萬畝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1個
維西云木香、維西云當歸、維西秦艽等3個中藥材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工作穩步推進,預計年內可獲得認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