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頭第一縣:稅惠添力讓民眾收到綠色“存折”
圖為無人機拍攝曲麻萊全景。方貴龍 攝
夏日的陽光灑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縣城的東南角,由69372件單晶硅組件鋪展出一片深藍色“海洋”,這里是總容量為26MWp,年均發電量達4000KWh的曲麻萊縣光伏扶貧項目所在地。
曲麻萊縣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是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區、交匯區,是黃河源頭第一個藏族聚居的純牧業縣,素有“江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平均海拔4550米。
近年來,曲麻萊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探索出了一條“綠電+扶貧”創新之路,成為“輸血”走向“造血”的生動實踐,“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為全縣56個村、8663戶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成為當地民眾穩定增收的“陽光存折”。
自項目落地到電站建成運營,曲麻萊縣局稅務局聚焦光伏應用產業涉稅需求,并安排“稅費管家”為其提供各類稅費政策咨詢、發票代開等遠程問辦服務。
“稅務局的干部主動上門講解相關稅費政策,開展電子稅務局操作輔導,為我們理順政策、規范管理給予了很多幫助。”該項目負責人王曉康說。
離縣城200公里外的麻多鄉扎加村,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索南義西開辦了鳳凰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從規范財務管理到享受優惠政策,稅務干部始終與索南義西保持著密切聯系。
“稅務部門結合我們生產經營特點,送上相關優惠政策,輔導電子稅務局方面的操作,感受到了傾情服務的溫度。”談及納稅服務,索南義西點贊道。現如今,覆蓋全縣五鄉一鎮70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茁壯成長。
圖為稅務干部上門開展稅費輔導。方貴龍 攝
近年來,曲麻萊縣堅持將牦牛資源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作為主攻方向,全縣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猶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專業性較強的涉稅事項擺在眾多合作社面前。
曲麻萊縣局稅務局針對合作社分布廣、業務疏、學習少的難點,依托藏漢雙語,積極搭建“線上+線下”涉稅服務模式,優化便利辦稅,為經營主體減負擔、增信心,以“稅”力量賦能綠色產業培育。
曲麻萊優化生態建筑廢料回收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回收建筑廢料再加工生產為運作模式的企業,旨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保護黃河源頭生態環境。
企業法人才仁文毛告訴記者:“稅惠支持政策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定心丸’,稅務部門暖心的服務是我們深耕環保產業的‘助推器’,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將環保產業做大做強。”
如今,生態是曲麻萊最大優勢,綠色是黃河源最亮品牌。曲麻萊縣稅務局負責人表示,將積極順應綠色高質量發展道路,以全覆蓋、多途徑、精服務為行動標準,切實用國家的“好政策”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打造更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加快譜寫曲麻萊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玉樹州:“以稅控污” 守護三江源碧水藍天
自2018年環保稅征收以來,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稅務局深入貫徹“以稅護綠”工作理念,持續發揮綠色稅制作用,全面提升征管水平,持續助力玉樹經濟社會綠色發展。[詳細] -
青海曲麻萊:“微網格”發揮社區基層治理“大作用”
近年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全科網格”建設,圍繞“社區有網、網中設格、格中定人、人各有責”的管理模式,立足“小網格”,融入“微服務”,發揮“強作用”,托起“大民生”,形成了“橫到邊、縱...[詳細] -
抓落實重行動 奮力譜寫曲麻萊發展新篇章
從中央的種業振興,到全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到州委打造“良種牦牛種源基地”的政策優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