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之源的生態變遷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青海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代會青海代表團審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青海“要搞好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從建立自然保護區,到設立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再到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歷經20年保護建設的艱辛探索實踐,集中體現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歷史性轉變、取得歷史性成就。
三江源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中華水塔”,為我國國家公園建設貢獻出“青海方案”“三江源模式”,更讓千百年來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們吃上生態飯,真正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總策劃:袁炳忠
策劃:孫承斌 李忠發
出品人:孫志平
監制:米立公
統籌:石鵬 李琴 穆序堯
編導:鄭鑫 張琦汝
記者:韓方方 王艷 李占軼 柳澤興
報道員:白瑪文章 尕瑪才培 尕松尼瑪 吉爾卻 尕瑪伊西 韓雪蓮 洛鑫
鳴謝:玉樹州委宣傳部 果洛州委宣傳部 格爾木市委宣傳部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新華全媒+丨河凈水清 “中華水塔”三江源保護成效顯著
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積極探索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共贏之路,將生態保護與群眾增收相結合,生態保護和脫貧致富實現雙贏。[詳細] -
全球連線丨三江源國家公園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借鑒
三江源位于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被譽為“中華水塔”,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種質資源庫,生物多樣性豐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