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支援爐霍:緊貼“所需”發揮“我能”
5月28日,在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蝦拉沱鎮的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內,村民錯拉珍正在采收小番茄,一顆顆色澤紅潤,如寶石般的小番茄將從這里出發,銷往成都及省外市場。
豐收的場景已經連續8年在該園區上演,而豐收的背后,是10余年的不懈耕耘——自2012年對口支援爐霍縣以來,成都市錦江區把產業幫扶作為長遠之計,把民生實事作為關鍵之舉,緊貼“所需”,發揮“我能”,攜手當地干部群眾,用“量身定制”的模式開展對口支援,為爐霍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因地制宜 破區域發展瓶頸
和錯拉珍同一個村的其吉也在園區內忙碌著,查看采收情況、記錄采收運送時間、對接物流……作為園區的中層管理干部,其吉見證了園區的“成長”。在園區建成投產時,其吉還是一名普通工人,經過勤奮的工作,她成為這里的骨干,“現在我每年都有不錯的工資收入。”談到工作,其吉格外認真,因為她知道,自己守護的,是全縣 139 個村村民的“飯碗”——爐霍縣面積廣闊,耕地分散,各村條件差異大,如何集中優勢資源,破解區域發展難題?錦江區首創了“飛地”鄉村產業振興模式。
“我們在條件適宜的蝦拉沱片區建立了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全縣139個村通過入股的方式參與進來。”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胡軍說,“目前園區A區有300個大棚,每個大棚預計每年可兌現3萬元分紅收入。”
因材施教 解人才培育難題
“黃老師,謝謝你的‘傳幫帶’,真舍不得你離開……”
“你是我們工作隊為爐霍留下的‘火種’,教學上的事我們隨時可以探討。”
5月21日,爐霍縣二完小教師澤仁志瑪與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黃丹瓊在微信上依依惜別。最近,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接近尾聲,這樣的“道別”場景不時出現。
據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副領隊孫紅松介紹,爐霍縣地處高原山區,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為此,錦江區依托教育、醫療資源優勢,著力為當地培育一支“帶不走的隊伍”,其中,利用優勢資源,開展常態化和制度化的培訓是關鍵。
為此,錦江區攜手爐霍縣制定了《爐霍縣干部人才教育培訓五年計劃》,還深化了“組團式”支援和“校對校”“院對院”結對幫扶,常態化開展送醫送教、教學指導活動,為爐霍培訓專技人才9500人次。
對癥下藥 紓產業發展之困
5月26日,在爐霍縣高原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酪蛋白生產線正開足馬力,趕制一批即將出口的訂單。
區域品牌推廣缺平臺、生態產品銷售缺渠道等問題,一度制約著爐霍產業發展,而錦江區地處成都市核心區,擁有強大的品牌推廣平臺,還有經濟外向度高、外資外貿企業聚集的優勢,能夠在助推爐霍產業發展方面有所作為。
助力酪蛋白產品出口,就是錦江區發揮優勢,帶動爐霍縣產業發展的縮影。“2022年,我們通過牽線搭橋,同時協調海關,促成了爐霍縣,以及整個甘孜州酪蛋白產品首次出口。”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向楊說,錦江區還投入幫扶資金600萬元,支持以酪蛋白加工廠為核心的“高原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升級改造超濾系統、廢水凈化等設施,“2021年以來,園區的酪蛋白產業累計實現產值5300萬元,2023年一季度實現產值700萬元。”向楊說。
助力高原特色產品“出海”“出山”,是錦江區幫助爐霍縣打通的一條“外拓通道”;支持爐霍縣打造文旅精品線路,則幫助爐霍縣構建了一條依靠自身資源優勢吸引市場客源進入的可持續性“內引通道”——今年,錦江區攜手爐霍縣,實施了國道350線爐霍縣“1314愛情專線”產業幫扶項目,借鑒錦江區打造“1.314愛情專線”的經驗模式,在國道350線“1314公里”路段,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精心打造“打卡”點位,再以此為起點,串聯爐霍縣境內的其他景區景點,形成從錦江區到爐霍縣兩大“1314”網紅文旅品牌相互呼應的精品旅游環線走廊。
項目的建成,將為爐霍的發展“蓄勢”——“項目建成后,有助于帶動群眾增收、推動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預計能實現旅游人次、旅游收入雙增長。”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鄭孝恒說。
“推動爐霍縣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錦爐兩地干部群眾的努力和堅持,接下來,兩地還將加強在產業、資源上的優勢互補,提高爐霍縣的‘造血’功能和自身發展能力,全力推動爐霍縣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同步提升。”胡軍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對口支援的“高甜模式” 愛情專線串聯錦江與爐霍
這是成都市錦江區在對口支援爐霍縣時,借鑒此前打造“1.314愛情專線”的經驗模式啟動的一個產業幫扶項目。以“1314”公里段為起點,“國道350錦繡爐霍高原文旅精品線”預計7月上旬全面呈現。[詳細] -
早啟動快推進 成都市錦江區奮力推動援建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
據悉,爐霍縣“1314愛情專線”是借鑒錦江區“1·314愛情專線”經驗模式,利用爐霍縣境內仁達鄉國道350“1314”公里段點位,升級打造的一條浪漫之旅觀光大道。[詳細] -
成都錦江對口支援干部:有志而來 定當有為而歸
2021年5月,成都市錦江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機關黨委副書記、征地科科長趙奎作為錦江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的成員,來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詳細] -
“錦爐一家”攜手同行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巍峨的雪山見證。10年來,錦江區先后派出5批次141名優秀干部人才支援爐霍縣,累計投入援建資金2.32億元,成為助推爐霍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