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香格里拉市全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奮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的香格里拉樣板
黨的十八大以來,香格里拉市錨定方向,堅定不移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抓牢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抓實“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自覺扛牢扛實維護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確保長治久安的重大政治責任,努力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的香格里拉樣板,全市呈現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發展態勢。2023年1月,香格里拉市被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活動
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的道路上,香格里拉市以“處處創建、人人參與”為著力點,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村)、進鄉鎮、進學校、進醫院、進軍營、進寺觀教堂、進旅游景區“九進”工作為抓手,以實施滇西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圈、涉藏毗鄰縣(市)接邊地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行動“一圈一帶一全”鞏固提升工程為載體,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檔升級、深化拓展,打造了松贊林寺、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學、香格里拉市建塘鎮金龍社區等一大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形成了以點帶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全域創建格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創建2個全國、34個全省、50個全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認知度、重視度、參與度前所未有。
持續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日前,依托當地豐富紅色文化底蘊而精心設計打造的香格里拉市金江鎮興隆村紅色文化研學教育基地正式建成開館,該基地生動還原了香格里拉市的紅色歷史,得到前來參觀人員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從政治的高度、歷史的深度、現實的維度出發,始終以“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為著力點,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持續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該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學校、軍營、寺院、鄉鎮、公園,建立3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連續14年開展以“千名干部進村入戶促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千促”系列活動,連續13年開展9月民族團結進步月宣傳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和社會宣傳教育,與云南民族大學建立“??h合作”結對共建機制,成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及教育教學實踐基地,推動“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各族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在全國涉藏州縣率先全覆蓋推廣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堅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從娃娃抓起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各族群眾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激發了各族兒女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
持續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
每天清晨,位于香格里拉市城區的香巴拉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廣場上,各族同胞身著民族服裝聚在一起跳舞、鍛煉身體。建塘鎮
居民央初說:“我們在這里跳舞、唱歌,和各民族朋友歡聚在一起,很快樂、很開心。”
為持續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香格里拉市以“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為著力點,深入推進“三項計劃”實施,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在市區兩大公園九大廣場組織各族群眾每天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評選出4376戶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民族團結示范戶和21個民族團結示范村(社區)。
與此同時,該市還依托東西部協作和省內對口支援機制,實施“石榴紅夏(冬)令營”“團結進步同心營”“民族團結手拉手”等活動,組織師生赴延安、西安、上海開展“希望之星”研學夏令營活動,加強本地民族與其他地區群眾和民族的交流交往。
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還使得香格里拉市吸引了大批游客來這里旅游,構建了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
堅決落實維穩工作機制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香格里拉市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治國先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和“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突出重點、把握節點,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全市維穩工作,保持了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良好態勢,為全州社會大局持續穩定貢獻了力量。
該市堅持以“五個第一”機制為保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維穩工作作為第一責任來推動,做到一周一梳理、一旬一推動、一月一研究。立足“完善預案、加強演練”和“排查風險、解決隱患”兩條主線,著力做好各項維穩工作。堅持做好統戰對象凝聚人心工作,扎實推進“云嶺同心工程”“石榴紅工程”“潤土培根工程”“格?;üこ獭薄拔嗤涔こ獭?,統一戰線呈現出團結、振奮、活躍的局面。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促進了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持續提升藏傳佛教中國化水平,始終堅持“五個有利于”標準要求,不斷夯實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思想基礎和行動自覺。率先在全國涉藏州縣成立寺院管理局,建立健全寺院管理和服務體制機制,不斷提升藏傳佛教事務治理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加強對教職人員“四條標準”思想教育和“五史”教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全覆蓋。扎實推進藏傳佛教寺院財稅監管工作,進一步激發廣大僧尼“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意識,全市保持了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迪慶州舉辦專場招聘會提供優質就業崗位1800余個,現場達成初步求職意向428人
除招聘區外,招聘現場還設置了就業創業、殘疾人就業、社會保障卡、創業貸款等政策咨詢服務臺,社保服務先鋒隊隊員在招聘會現場開展社保政策講解、宣傳資料發放等“康乃馨”社保服務。[詳細] -
迪慶寄宿制學校給學生一個溫暖的“家”
金江鎮小學是全州寄宿制學校努力建設質量一流、家長滿意的“溫馨校園”的縮影,也是我州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例證。[詳細] -
香巴拉公園打翻“調色盤”
5月,香巴拉公園內各色花卉競相開放,天藍更襯花紅,杜鵑花、海棠花、櫻桃李花在光影下變幻著不同的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