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四川兩省消協(委)建立異地消費維權機制
26日,記者從青海省消費者協會獲悉,日前,為主動搭建異地化解消費糾紛的橋梁和渠道,青海省消費者協會會同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創新深化合作機制,在雙方已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基礎上,聯合向兩省各市州、縣區各級消委(協)下發了《關于建立川青異地消費維權機制的通知》。
《通知》指出,建立川青異地消費維權機制是履行消委(協)組織公益性職能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推動川青兩地消費市場繁榮發展,暢通異地消費維權的橋梁和渠道,化解消費者異地消費糾紛“投訴難、維權難”的有力舉措。
據悉,川青異地消費維權將立足于增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實效,主動結合兩地消費特點和維權難點,及時處理好消費糾紛。
《通知》明確,川青兩地消費者在四川、青海區域內購買商品或購買服務,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向其居住地的消委(協)投訴。被投訴方所在地或經營地的消委(協)收到轉辦的投訴后,應及時審查投訴方及被訴方的主體資格和投訴內容,并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決定受理的投訴,消委(協)應對爭議事實進行認真調查、核實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告知消費者。
對于消費者反映的實際經營地在青海但注冊地在四川,或者實際經營地在四川但注冊地在青海的經營者,兩地首先接到投訴的消委(協)要及時將相關投訴信息進行跨區域通報,兩地消委(協)可聯合開展投訴處置。
同時,川青兩地將暢通違法案例的移送渠道,辦理川青異地移轉案例消委(協)將以季度為時間節點,對本轄區內處理異地移轉案例逐級匯總報送至上一級消委(協)。
青海省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海省消費者協會與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將從多形式、多方位加大合作力度和深度,細化異地消費維權督導措施,及時關注異地消費維權機制落實情況,強化異地消費維權工作實效,共同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更加便利暢通的維權渠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百余名越野愛好者齊聚青海貴南 上演沙漠版“速度與激情”
3月26日,以“探秘金沙·穿越木格”為主題的高原沙漠機車越野挑戰賽正在貴南縣木格灘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詳細] -
青海省玉樹州:探索形成具有玉樹特點的現代生態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農牧業是玉樹的傳統產業、基礎產業、生態產業,是該州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主供區的重要抓手,召開此次大會對于促進該州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詳細] -
“人防+技防”青海都蘭全天候“守護”熱水古墓群
熱水墓群保護面積有57平方公里,不完全統計墓葬數量有239座。在文物保護過程中我們使用‘人防’和‘技防’的方式進行全天候的巡查,避免文物古跡遭到破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