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樹州各級非遺項目名錄達280項
圖為青海玉樹賽馬現場。馬銘言 攝
16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目前,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各級非遺項目名錄達280項,玉樹州在傳統美術、技藝、醫藥、民俗類項目數量多,將成為助力玉樹地區鄉村振興、健康青海建設、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的有力依托和重要載體。
近期,青海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公布青海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通知》,該省9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獲批認定并予以公布,玉樹州此次新增10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傳統舞蹈2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項,傳統技藝類5項、傳統醫藥類1項、玉樹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增至54項。
記者了解到,玉樹州各級非遺項目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4項,州級非遺項目42項,縣市級非遺項目172項。
近年來,玉樹州全力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綻放光彩。據介紹,自2017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批準在玉樹州設立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以來,玉樹州逐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省、州、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保護體系,支持傳承人開展傳承、展示、傳播和交流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玉樹:“非遺”成為當地群眾富口袋的好幫手
近年來,玉樹州全力推動文旅事業高質量發展,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中綻放光彩。[詳細] -
【砥礪奮斗這五年】讓非遺技藝結出“金果子”
土尕的公司從最初的“小作坊”已經成長為玉樹州藏飾加工企業的領頭羊,并且能帶領鄉親們走上共同致富的寬闊大路,靠的是他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對家鄉的感恩,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詳細] -
【中國好手藝】黑陶成了囊謙的“文化名片”
囊謙黑陶薄處似蛋殼、厚處如拇指,盛酒煮奶泡茶都不會滲漏。其中火候的把握、器型的變化,全靠藝人指尖的拿捏。[詳細] -
【春天里的青海故事】當詩和遠方“邂逅”非遺
其實在玉樹,生態是幸福的底色,也是文化旅游發展的依托。玉樹市更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這種魅力源自于青山碧水、田園牧場的自然景致,更源自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康巴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