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數字+融合”生態畜牧業助增收
資料圖為青海省海南州優良地方產品貴南黑藏羊。馬銘言 攝
一場春雪過后天空湛藍,青海湖畔的鐵卜加村銀裝素裹。清晨,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飼養員索南才讓打開圈舍門,上百只藏羊圍著他來回轉圈,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開出一朵朵花。
“去年,合作社出欄羔羊432只,”索南才讓邊喂食邊說:“現在一年的銷售收入近40萬、利潤有12萬?!?/p>
鐵卜加村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羊是當地農牧民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近些年,該州采取半圈養半放養模式,優化種群結構,打造集稱重、養殖、活畜交易、初加工、展廳等于一體的產業養殖技術集成科研示范基地,藏羊成了增收“喜羊羊”。
其中,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培育成的優良地方產品黑藏羊,被譽為草原“黑珍珠”。借助省內外營銷促銷平臺和網絡新媒體,海南州貴南縣積極開拓黑藏羊產業國內市場,與自然風光、藏繡歌舞等傳統文化要素融合,協同推進農牧文旅產業發展。
資料圖為青海省海南州優良地方產品貴南黑藏羊。馬銘言 攝
與黑藏羊同樣,生長在天然草場、半野生放牧的牦牛,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在海南州興??h,獸醫站工作人員手持移動終端,便可采集牦牛各項養殖信息。
“手持終端把采集的信息上傳到追溯平臺,每只牦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通過這些號碼可了解牦牛的防疫和保險等情況,從而有效保證原產地肉質安全。”高級獸醫師趙剛介紹。
如今,在數字經濟的賦能下,海南州傳統畜牧業正逐步向智慧化轉型。該州共和縣石乃亥鎮切吉村,距離縣城90多公里,偏遠的位置一度讓畜產品賣不出好價錢,牧場負責人達哇為此傷透腦筋。
而隨著縣級電商服務中心成立和物流資源整合,多個鄉村物流服務站點建成,共和縣在國內大中型電商平臺上申請注冊區域商標,搭建扶貧商城,上架農產品。
“現在,村里有電商物流點,既便捷又縮減運輸成本,我們的產品在平臺上很受歡迎。”達哇說。
據悉,憑借優質草山基礎,近年來,海南州持續推行牦牛、藏羊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認證和標準化種養,不斷探索種養循環、草畜聯動的發展模式。截至2022年末,該州出欄262.42萬頭(只)牛羊,綠色有機特色農畜產品的總銷售額達1793.5萬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喜迎二十大】感受一頭牦牛的振興力量
一頭牦牛拉動一個產業,如今,圍繞“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這一目標,同德縣加快培育和發展牦牛、藏羊、飼草優勢產業,生態畜牧業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融合升級發展、生態綠色發展階段。[詳細] -
鄉村振興看青海丨海南力量!“畜”勢勃發啟新程
眼下,按照青海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海南州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充分利用高寒地域特征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貢獻“海南力量”。[詳細] -
鄉村振興看青海|青海大湖之南 “畜”勢勃發啟新程
眼下,按照青海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畜牧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海南州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充分利用高寒地域特征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為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貢獻著“海南力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