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的樂土

      發布時間:2023-02-21 10:37:00來源: 青海日報


      雪豹愜意地哺育幼崽。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冬去春來,沉寂數月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又熱鬧了起來。高山裸巖上巡視領地的雪豹、草原荒野間嬉戲打鬧的藏狐、濕地湖泊中引吭高歌的黑頸鶴、藍天白云中逍遙飛翔的大鵟……良好的生態環境,日臻完善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使祁連山國家公園成為野生動植物生長的歡樂凈土。

        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積極推進試點建設,著力加強和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保護體系日臻完善、監測機制不斷加強、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祁連山生物多樣性的高原特征更加凸顯。

        聚焦旗艦物種保護

        率先建成生物多樣性觀測體系

        “雪山之王”雪豹,一改獨來獨往之狀,5只同框出沒于山間;看起來像家貓的兔猻,左瞧瞧,右看看,好奇地觀察著這片領地;一只體型壯碩的荒漠貓媽媽,看著4個孩子互相嬉鬧、玩耍,萌萌的樣子讓人直呼可愛……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大數據中心,一幅幅“萌獸”憨態可掬的形象躍入記者眼簾。這些珍貴的畫面,是由架設在園區的一臺臺紅外線相機或是野保相機自動抓取拍攝的。

        近年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從雪豹調查起步,不斷與中科院、北京大學等34家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合作,全面啟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調查范圍從陸生生態系統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了物種類型全覆蓋,清晰掌握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物種多樣性“家底”,共分布野生脊椎動物280種,野生無脊椎動物522種;維管束植物543種,大型真菌203種,水生生物575種。

        園區聚焦旗艦物種研究保護,在全國率先追蹤雪豹、荒漠貓、黑頸鶴等物種,填補了我國在雪豹、荒漠貓活動范圍、遷徙路線等方面研究的空白。救助雪豹“凌蟄”為其佩戴衛星項圈后放歸,成為國內首個野外救護與科研監測相結合的典型案例,為大型食肉動物共存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揭示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黑頸鶴遷徙路線、繁殖策略等科學規律。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期間,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北京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蘇里鄉成功捕捉兩只雌性雪豹個體,給它們佩戴了衛星頸圈跟蹤裝置并放歸野外,通過衛星信號和超高頻無線電信號進行了不間斷跟蹤。

        “我們以祁連山國家公園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為中心,形成涵蓋各類生態系統及物種的觀測網絡,率先建立祁連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數據庫,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以生物多樣性科學綜合研究平臺為主要功能的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有效提高了園區的監測感知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能力。”副局長韓強介紹。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珍稀野生動物頻頻亮相

        祁連山是我國32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陸域優先區域之一,分布有雪豹、荒漠貓、黑頸鶴、野牦牛、羽葉點地梅、唐古特紅景天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77種。

        中國特有物種荒漠貓,因數量少而被稱為最難見到的貓科動物,但在祁連山國家公園,記錄到一個結構穩定、數量較大的荒漠貓種群。也因出現“五只雪豹”“五只荒漠貓”“六只兔猻”“五只猞猁”同框的世界罕見情況,使祁連山成為“四貓之最”最佳生存地。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架設的110臺高清云臺,具有360度左右旋轉和180度上下旋轉的功能,保證10公里以內拍攝到的影像清晰可見。”韓強說,云臺可對區內的生態資源、管護站、道路卡口等實時監控,可視域達到8000余平方公里。鏡頭下的動植物生長、活動情況盡收眼底,為有效預測野生動物活動范圍提供了可靠依據。

        1991年出生的賀成武在海拔3206米的老虎溝管護站連續三年拍到荒漠貓、雪豹等野生動物。“這的人以前都把荒漠貓叫作草貓,自從2020年5月和北大科研團隊用遠紅外相機拍到它后,才知道原來‘草貓’就是‘荒漠貓’,也了解到它的活動情況。”賀成武感慨地說。

        2023年2月,中央電視臺就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科學考察的報道顯示,經祁連山野生動物DNA分析證明,“從青海天峻到門源的區域是全球雪豹分布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祁連山是雪豹分布的核心區和物種輻射區。國家林業局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李迪強說:祁連山地區就是一個雪豹分布的中心……”

        目前,園區已建成40個高標準管護站,劃定2339個巡護網格,涵蓋國家公園及周邊區域2.6萬平方公里,保護管理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并率先探索建立“村兩委+”社區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在國家公園內選擇有代表性的社區村社設立“村兩委+”聯點村。通過建立保護、宣傳、教育、發展等工作機制,加強國家公園與社區群眾的溝通聯系,不斷探索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協調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辦法,實現青海片區生態資源管護網格化全覆蓋。

        提升監測感知能力

        生物多樣性保護更全面

        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昆蟲和蛛形動物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其中有昆蟲和蛛形動物522種,隸屬于18目83科349屬,新發現10種(已發表8種),中國新記錄2種,青海省新記錄139種。

        “調查結果擴充了青海省、中國乃至世界昆蟲和蛛形動物的分布紀錄和數據庫,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第一手基礎性數據支撐,也為國家公園宣教培訓工作提供充分的昆蟲知識和類群素材。”青海師范大學教授陳振寧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首次對西北干旱區內陸河源頭的水資源和水生態全范圍、全系統全面體檢,為青藏高原水生態環境健康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示范經驗。

        自2020年開始,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典型河流和濕地水生態環境及水生生物多樣性專項調查評估工作,完成了對園區河流和濕地水生態環境現狀的全面體檢。調查結果表明,該區域的河流和濕地屬于高山清潔冷水型水生態系統,水質總體達到或優于II類標準,濕地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均高于河流。共發現水生生物500余種,魚類11種,水生高等植物71種,未發現外來魚類,涉及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和中國物種紅色名錄魚類1種,青海省重點保護魚類2種。

        而今,祁連山國家公園大數據中心建成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面積達到8000平方公里,布設監測點226個,其中植物監測樣地98個,動物監測樣線37條,可高效穩定傳輸水土氣生等各項生態指標的實時監測數據。經監測發現,與試點前相比,區域內植被面積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總體改善趨勢,植被初級生產力提升12.67%,生態系統固碳釋氧量增加7.7%,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提升7.3%。

        不斷向好的生態環境,為動植物提供了生命樂土,也讓人類遇見更多大自然的美好。

      (責編: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毛片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欧美一级高清黄图片|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麻豆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婷婷六月丁香午夜爱爱|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高清免费电影|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色爽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igao视频网站|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综合第一页|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热狗福利ap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p引导下载花季传媒 | 五月婷婷色丁香|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电影| 哦哦哦用力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www中文在线|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舔| 中文字幕国语对白在线电影|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亚洲武侠欧美自拍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