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故事】扎巴的“神奇之旅”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通天河谷的生態管護員扎巴從事這項工作后,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巡護途中拍攝遇到的野生動物。“時間長了,感覺這工作就是我與動物們的神奇旅程。”
他驕傲地向記者展示了手機相冊里的一個視頻:數百頭白唇鹿排著隊向山頂進發,突然山間的水流聲驚動了鹿群,頭鹿鎮定地轉過身朝聲音的方向望去,其余的也齊刷刷扭轉脖子去看,那里是楚瑪爾河與通天河的匯合處,兩河相匯后水量大增,一公里多寬的河床上,紅色的辮狀水系就像大地的血脈一樣源源不斷地流淌。這是扎巴去年拍到的,他還拍到了長江北岸水流沖刷形成的一處高大陡峭的山崖,山的一側就是勒池草原。
“3月,有雪豹趴在通天河邊的巖石上曬太陽。4月,能從河邊的山崖上看見白唇鹿群邁過淺灘,然后在河道中央低矮的樹林前休息。5月,有藏羚在這里聚集,之后有200多只雌性藏羚羊的小群體從這里出發,前往可可西里產崽。”扎巴說。數年巡護,他對巡護區域的動物和環境已心中有數,更享受每次與它們的相遇。
從2016年青海省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為了深入解通天河流域的野生生物種群分布特點,組織護林員、生態管護員對通天河500多公里河段內的高山峽谷、草原濕地、山間林地開展生態巡護。所架設的紅外相機,發現了很多自然奇跡。
如扎巴一樣,不少當地護林員、生態管護員還喜歡觀察水鳥,他們發現:如今,長江源園區班德湖的水鳥從數百只增加到數千只,夏季還有上百只高達兩米的蓑羽鶴飛躍群山。
“工作之外,我還喜歡去看樹,我們這里環境好,有不少古樹,巴干鄉代曲村有一棵徑達1.5米、500多年的側柏,大家都非常珍惜。”扎巴自豪地說。2022年7月,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專門組織人員,在海拔3700—4200米的通天河流域,開展了針對古樹名木的野外調查,發現高度超過5米、樹木直徑50厘米以上的樹木6350株,其中不少樹齡有500年以上。最高的柏樹超過13米,當于4層樓高,已經突破了該地區柏樹的生長極限。
“縣自然資源局的工作人員說,通天河流域是青海省生物多樣性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也是青藏高原最佳的自然觀察地點。”在扎巴看來,與山水林草或是飛禽走獸的每次相遇都是獨一無二的“神奇之旅”,他非常用心地將這些影像保存著,把見證家鄉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經歷講給孩子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牧民生態管護員守護江源濕地
58歲的牧民才江住在三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隆寶鎮措桑村,他家牧場附近就是青海玉樹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年前,他被當地政府聘為生態管護員,用心守護著家鄉的濕地和鳥類。[詳細] -
中國最大國家公園三江源:生態管護員新春邂逅金錢豹
癸卯春節,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生態管護員,巡護“不打烊”,持續在園區所在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等地,守護高原生態,并拍攝到難得一見的金錢豹身影。[詳細] -
祁連山下,與生態管護員共度小年夜
“今晚是小年夜,站上人也多,我們多包幾個餃子,不然不夠吃哩!”1月14日,馬忠華左手拾起一個小面團,右手抄著搟面杖,麻利地搟起了餃子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