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壤塘縣加快打造縣域經濟新格局 立穩縣域產業“三根支柱”
1月27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上壤塘鄉康壟村,牧民周里將100多頭牦牛趕進草場。周里所在的上壤塘鄉,是典型的牧業鄉鎮,轄區牧民以放養牦牛為主要收入來源。該鄉黨委書記江央奪爾基說,今年,上壤塘的畜牧產業將迎來新發展契機。
1月初,壤塘縣提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4332”現代產業體系。其中第一個“3”就是指要在牦牛、文化、清潔能源上下功夫,打造形成縣域產業的“三根支柱”。
牦牛產業是壤塘的傳統產業。增強發展后勁,壤塘縣將加快建設南木達聯合牧場、家庭牧場越冬育肥養殖及奶產品基地,以南木達片區為核心大力發展人工種草、畜種改良、牦牛標準化養殖,全面推進壤巴拉牦牛產業園區建設。
壤塘縣還是藏民族聚居地,文化資源獨特豐富,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藏族民間文化保護傳承基地”。
通過浙江對口幫扶工作隊牽線,藏戲、藏陶等壤巴拉“文化符號”通過文藝演出、非遺活態展示等形式多次走進浙江。在浙江的支持下,壤塘還在深圳等全國各地建立了非遺傳習基地20個,實現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
接下來,壤塘還將接續做大做強浙川文化產業園2.0版本,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做好壤古溫泉旅游度假區的規劃和招商工作,打造“星空下的溫泉盛宴·巴萊牧場的度假天堂”;實施文化強縣戰略,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清潔能源開發基地主要是以推進蒲西清潔能源融合片區發展為主。”壤塘縣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周玉華介紹,清潔能源發展首次被壤塘提到了“支柱”的高度,接下來該縣將積極推進綽斯甲水電站建設,加快推進上寨電站前期工作,推動光伏、風能開發利用,探索推動“水光互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壤塘:美麗小山村 處處是產業
近日,記者來到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的蒲西鄉,看到這里的村子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起各自的特色產業,找到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致富路。[詳細] -
四川省壤塘縣:千畝高原蔬菜基地為居民餐桌帶來新變化
近年來,壤塘縣結合當地地理資源特點,加快適合高山地區氣候特征的農業發展,不僅改變了當地飲食結構,還將高原生態蔬菜端上了成都市民的餐桌。[詳細] -
四川壤塘上藍天路:沿線居民致富的幸福“天路”
近年來,壤塘縣交通迎來重大變革,于2016年、2019年實現了100%鄉鎮、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的“兩通”目標,從過去的“出行難”變“交通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