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日丨一堂高原“綠電”課
“我們是黃河的孩子,書包里裝滿著感恩……”11歲的仁增卓瑪和同學們身著藏裝,在結束光伏電站參觀后齊聲合唱。世界兒童日(11月20日)前夕,他們來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4.4兆瓦光伏電站,實地學習太陽能和光伏電站運作知識。
青海省瑪多縣平均海拔超4500米,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腹地。據介紹,瑪多縣村級光伏電站項目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為瑪多縣2018年捐助建成的光伏扶貧項目。
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小學的學生們在主題背景板前合唱。(郭增龍攝)
當天上午10點,連續幾天的降雪讓縣城鋪滿了白色的積雪,瑪多縣民族寄宿制小學的學生們興奮地趕到光伏電站,這是學生們自11月1日恢復線下教學以來的第一次外出活動。
五年級學生仁增卓瑪第一次走進光伏電站,她頭戴紅色的安全帽好奇地打量著光伏板,順勢輕輕地摸了摸光伏板。“以前路過這里時見過這些藍色的太陽能板,但不知道是怎么發電的,今天終于明白了光伏板怎么發電,以及光伏電力為什么是綠色能源了。”
國家電網瑪多縣供電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經理郭璐表示,邀請學生參觀光伏電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說,“孩子們問了很多問題,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新知識的好奇,希望通過對清潔能源知識的科普,讓年輕一代能更加關注自然環境和氣候問題。”
孩子們身后的雪山積雪皚皚,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匯集每束光芒,點亮兒童未來”的主題背景板前,學生們興致勃勃簽名涂鴉。
“我畫了一個愛心,還有一個地球,地球上有架飛機,上面是兩個小朋友。”10歲的格仁慈創作了一幅繪畫作品,祝福世界各地的兒童快快樂樂。“如果大家來我家鄉做客,一定要去星星海,那是一片很大的湖泊,有山坡和島嶼,波光粼粼的湖面下有魚,湖畔還有可愛的土撥鼠。”
瑪多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先智尖措表示:“全縣各校一直以來十分重視環保教育,每年都會開設環保相關的第二課堂。瑪多光伏電站為學生們提供了解清潔能源的機會,孩子們一定能記住這有趣的一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能源扶貧“照亮”脫貧奔康路
從“無電”到“有電”,從“用上電”到“用好電”,貧困地區用電條件大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詳細] -
青海省尖扎縣:易地搬遷群眾樂業安居奔小康
近年來,尖扎縣結合各搬遷點的實際情況發展后續產業,幫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捧上了“金飯碗”,難題得以破解。[詳細] -
給貧困村送去“陽光產業”——對青海光伏扶貧項目的調研
近年來,在光伏扶貧項目的帶動下,青海省1622個貧困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既增加了當地群眾收入,也形成了產業與生態良性循環。[詳細] -
青海共和:“陽光產業”讓荒灘變“銀灘”
近年來,當地利用塔拉灘光輻射強烈、日照時間長的優勢,投入建設光伏發電基地,大力發展“陽光產業”,將收益發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公益崗位工資,推進貧困群眾增收,昔日荒灘變身產業“銀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