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取得階段成效
資料圖為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的星空。冷湖工業園區供圖
12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首個基礎研究重大專項“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在開展引力波事件等宇宙暫現源的時域巡天和先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9年6月,青海省科技廳設立首個省級基礎研究重大科技專項“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從光學臺址監測、射電多波段臺址遴選和監測、天文臺址大氣、地理地質環境監測與綜合分析、時域天文先導科學研究等四個方面實施,在青海省全域臺址篩查的基礎上,重點勘測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區及柴達木盆地周邊的天文觀測條件。
據介紹,項目承擔單位紫金山天文臺基于2.5米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開展了一系列前期科學研究,開發了GPU運算的SFFT圖像相減算法圖像處理管線系統,提出了長短期記憶(LSTM)神經網絡的數據驅動方法,對任意時間采樣的Ia型超新星光譜觀測重構其完整光譜演化,優化了暫現源光譜后隨觀測策略,節約望遠鏡時間,緩解了時域巡天光譜資源緊缺困境。
資料圖為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的星空。冷湖工業園區供圖
同時,通過分析空間和地面望遠鏡數據,開展伽瑪暴和千新星及WFST未來可能探測到的重要暫現源的相關研究;基于WFST觀測能力開展了星系形成和演化的一系列預研究,優化了不同巡天模式下超新星、千新星等不同暫現源的觀測策略,并建立了遠程控制望遠鏡系統進行自動常規觀測、后隨觀測、數據處理的軟硬件系統。
目前,遠程控制望遠鏡系統應用于暫現源事件巡天陣列CHES和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3開展時域巡天觀測,同時可自動觀測引力波事件、快速射電暴、伽馬射線暴、X射線暫現源等重要突發事件,為冷湖天文基地WFST、MASTA等重大時域天文觀測設施的觀測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資料圖為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的星空。冷湖工業園區供圖
此外,項目在黑洞、引力波和中子星等相關方向也開展了相關理論預研究,參與單位國家天文臺等已完成50BiN雙筒望遠鏡從德令哈到冷湖的搬遷和SONG望遠鏡冷湖觀測樓主體建設,并開展了變星相關科研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在冷湖,追逐最亮的星
每當夜幕降臨,浩瀚戈壁星河燦爛,光學望遠鏡靜靜矗立,捕捉宇宙訊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冷湖天文觀測基地成為東半球優質天文臺理想選址地。[詳細] -
青海冷湖構建“天文+”發展新模式 為資源枯竭地區提供轉型經驗
近年來,海西州發揮冷湖“暗夜”“凈空”等資源優勢,積極構建“天文+”發展新模式,實現從“石油城”到“空城”再到“天文城”的順利轉型,為資源枯竭地區成功轉型探索出新經驗。[詳細] -
保護黑夜星漢燦爛 我國首部暗夜星空保護地方性法規獲批
你有多久沒去過一抬頭就能看到滿天星河的地方了?你或許更想不到,暗夜也是需要保護的。[詳細] -
登上賽什騰山——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堅守記
“十一”期間,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懷柔太陽觀測基地副研究員包星明和同事每日都要趕在封路施工前登上賽什騰山,調試山上的望遠鏡設備,直到晚上7點半施工結束后才能下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