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兩年現金分紅突破3000萬元
圖為牦牛在草原上愜意吃草。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28日,記者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獲悉,該州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十年來實現了三要素整合率高、合作社規模大、畜牧業效益好的目標,2020年和2021年累計現金分紅突破3000萬元。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是三江源核心區,是綠色有機無污染區,是四大超凈區的核心區,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高原、綠色、有機是玉樹農牧業的特色。
2008年起,玉樹州試點建設以村為單位的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每村投入啟動資金20萬元,開啟了畜牧業發展的新紀元。十多年來,玉樹州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探索出了一條符合畜牧業發展規律、切合玉樹本地實際、適合牧民群眾需要的特色產業興旺之路。截至目前,玉樹州共有村級生態畜牧業合作社206個,入社牧戶40939戶,勞動力10.3萬人,牲畜82.34萬頭只匹,整合草場1.24億畝。
圖為牦牛在草原上愜意吃草。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很長一段時間,玉樹傳統畜牧業無法解除“十年一大災、五年一中災、年年有小災”的魔咒,到了冬天,牧民最怕下大雪。十年里,玉樹州著力解決牲畜缺草、多病和受凍問題,落實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8.2億元,建設牲畜暖棚4928幢51.6萬平方米,貯草棚5600幢22.4萬平方米。建設州級飼草料貯備中心2500平方米、六縣市貯備站各1000平方米。每年種植牧草11萬畝,產量達到1.2萬噸,調運儲備飼草料4萬噸。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牲畜疫苗接種和上市動物產品檢疫率達到100%。2019年,抗擊60年不遇的特重大雪災打破了靠天養畜的被動局面,實現了重災無重創、大災無大疫的目標,創造了因災死亡牲畜數接近正常年景的奇跡。
十年間,玉樹州高度重視優良畜種改良和優化工作,加大良種繁育力度,培育了“野血牦牛”和“扎什加羊”等知名畜種。近年來,玉樹牦牛被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國家特優區,玉樹牦牛和扎什加羊被列入國家家畜遺傳資源名錄,玉樹牦牛等被列為青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入選“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目前,玉樹州建立了7個種畜場、20個繁育基地,培育了40戶野牦牛示范戶,累計推廣野血牦牛優良公種2萬多頭,覆蓋該州所有合作社、輻射青海省內外良種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古老畜牧業重煥生機——青海玉樹牦牛產業觀察
地處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承擔著守護“中華水塔”的重任,這里也擁有約150萬頭牦牛。[詳細] -
高原牧區唱響生態產業“致富經”
2021年,昂拉村成立了曲麻萊昂拉村戶外旅游有限公司,打造玉珠峰國際登山小鎮。當年吸引游客1078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7萬元,利潤95萬元。[詳細] -
青海省曲麻萊縣:生態畜牧業促進牧區鄉村振興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位于三江源國家公園,畜牧業是當地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支柱產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