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青?!俊爸赂慌!薄榜W”起鄉村振興新希望
散落在草原山谷間的牦牛。本報記者 程宦寧 張子涵 攝
入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氣溫開始下降,日照時間逐漸縮短,綠色的草山開始慢慢變黃。
9月17日上午9時,家住稱多縣歇武鎮牧業村的村民仁增求扎前去昂巴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放牛。看著眼前一頭頭牦牛如黑珍珠般散落在草原山谷間愜意地進食,仁增求扎滿臉欣慰。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今年我們合作社還是出欄了100頭牦牛并順利銷往北京,而且這次的收購價格還不錯。”說起這些,仁增求扎開心得合不攏嘴。
2021年初,由北京援建的三江源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示范點建設項目正式落戶昂巴拉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該項目投資1200萬元,占地面積4公頃,2021年底建成完工。項目建設包括修繕道路,新修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設施,可以滿足千頭牦牛養殖需求。
該項目整合了村里原有合作社的牦牛、土地、人力等資源,同時通過對口幫扶,還打通了屠宰加工運輸銷售通道,將牦牛引入北京市場。如今,合作社發展日益壯大,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生態畜牧業示范點,為全村發展增添了強勁的新活力,進一步帶動牧民增收致富。
“我記得剛開始我們社的牦牛加起來才3000多頭,一只羊都沒有,后來有了項目支持,我們有了5000多頭牦牛、300只羊,大家對未來都信心滿滿?!比试銮笤皇巧鷳B畜牧業示范點建設項目的受益者之一,歇武鎮牧業村牧業三社共98戶300多人,都加入了該項目,合作社飼養、采奶、防疫等設備俱全,大家把牛羊都放到合作社集中養殖,每個人既安心又省心,所有村民既是股東也是員工。
合作社采用“排班式”輪流放牧,沒有被排到的人還能在農閑時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等到年終的時候合作社又會給大家分紅,這樣不僅能為村民增加額外的收入,還能不斷增強合作社實力,為合作社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巴德求雄是合作社的員工,去年冬天,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牦牛補飼,“冬天的時候草原被大雪覆蓋,牛群很難找到充足的食物,在北京技術專家指導下,我們按時給牦牛補飼,減少掉膘,保證了牦牛品質?!卑偷虑笮壅f。
生態畜牧業示范點建設項目讓當地牧民擺脫了“靠天放牧”,在這座現代化的養殖基地,數千頭牦牛冬春補飼,夏秋放牧,分群養殖,科學的手段有效保證了牦牛出欄率,提高了村民致富率。
今年七月,出欄的牦牛從示范點分批運往北京,從源頭牧場上到了消費者的餐桌。援青單位和當地黨委政府,共同努力推進規范化養殖,積極構建“牧戶+合作社+企業+市場”的全產業鏈條。為了鼓勵村民進一步提高出欄率,首農玉樹公司還為合作社捐獻了3萬元的牦牛出欄鼓勵金。
“雖然現在還沒到分紅的時間,但眼看著社里的牛羊一天比一天肥,我心里真是高興!”巴德求雄越說越興奮。
歇武鎮黨委書記巴久達杰介紹道:“目前合作社已經和北京的企業簽署了一年合約,保證每月提供100頭牦牛的出欄量,銷售渠道非常穩定,預估整個項目年終分紅能達到每人4000元,這比之前合作社的分紅款要多出了2000元。如今,加上村里其他的集體經濟,村民們增收致富變得越來越簡單?!笨粗献魃绨l展如此穩定,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都選擇加入合作社,共同攜手奔向小康。
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稱多縣歇武鎮把生態畜牧作為傳統產業、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努力打造高端、優質的三江源高原現代生態畜牧產業基地,立足本地牦牛產業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牦牛變身“致富?!保榜W”起了鄉村振興新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鄉村振興在青海】“光伏羊”讓牧民增收“喜洋洋”
依托地形優勢和光照條件,如今,共和縣、貴南縣相繼建起了光伏發電站,借助光伏發電產業,大力發展“板”下經濟,實現了“一草兩用”。[詳細] -
【喜迎二十大】感受一頭牦牛的振興力量
一頭牦牛拉動一個產業,如今,圍繞“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這一目標,同德縣加快培育和發展牦牛、藏羊、飼草優勢產業,生態畜牧業發展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融合升級發展、生態綠色發展階段。[詳細] -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腳下的土地就是奮斗的源泉
作為貴德縣最大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與省級龍頭企業,她立志將繼續采取新技術,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讓更多人享用到綠色、安全又健康的蔬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