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秋收油菜忙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二普魯村,村民在收割油菜(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順著蜿蜒的卡拉腳河進入連綿的大山,不多時,硬化路兩旁的田地變得開闊,迎面拂來的山風里帶著草木的清香。卡拉腳河邊的油菜田里,二普魯村的村民正揮著鐮刀收割油菜。
二普魯村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卡拉腳鄉,平均海拔3000多米。
“高原氣候多變,熟了就要抓緊收。”曬場里,二普魯村黨支部書記侯正鑫和村民們不停地把油菜桿從車上卸下來,寬闊的曬場被金黃色一點點充溢起來。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二普魯村,阿木初和村民在收割油菜(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前兩年沒有曬場,打出來的菜籽只能放到村活動室或者村民家里,不少菜籽受了潮。“為此,村黨支部向上申請到浙川援建的項目資金,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現代化曬場。”侯正鑫說。
石磨吊上房梁,水車吱扭扭轉起來,你砌塊磚,我鏟把土,村民們七手八腳地在曬場旁搭了座傳統榨油坊。
“我們的有機菜油要賣30元一斤呢!”侯正鑫說。
66歲的阿木初大娘說,“前兩年集體地里的油菜種得好,今年我也試著種了一畝,等收完村里的就收我家自己的。”她種了一輩子玉米、青稞、土豆,今年可以第一次吃到自家菜籽榨出的菜油。
如今,二普魯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了2萬元,“今年能收上萬斤菜籽,明后年如果天氣好產量還能翻番。”侯正鑫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阿壩州:推動就業扶貧 確保貧困家庭穩定增收
阿壩州堅持將就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科學分析和預判疫情影響,確保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詳細] -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花椒產業助農脫貧又增收
小金縣花椒采摘期從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近采摘進入旺季,一朵朵、一片片“紅云”滿枝頭,鄉里鄉親互相幫忙,在田間地頭忙活開來。[詳細] -
四川省阿壩縣:破解村“空殼”難題?助力群眾致富增收
群眾富不富,要看集體有沒有收入。集體經濟發展是脫貧攻堅村摘帽的一項硬指標,更是群眾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保障。如何破解村集體經濟“空殼”,助力群眾致富增收,阿壩州阿壩縣德格鄉日進貢村進行了反復研究和探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