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故事】朋措守護的那片林區
“這一輪不放水,這些樹木就全完了……”盛夏時節,連日酷暑。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蘇鎮林業站管護員朋措最近都在抓緊時間給林區澆水。
駕車行駛在都蘭縣夏日哈鎮至察蘇鎮的109國道上,道路兩旁郁郁蔥蔥,如同一道“綠色城墻”,這是一代代護林員精心呵護的成果。“十多年前,這里是荒沙灘,風一吹,公路就會被沙子埋沒。”當了17年護林員的朋措介紹說,那些年每到3—4月,養路工人都要開展推沙清理工作。如今,道路兩旁樹木都長高了,它們用身軀鎖住了沙子蔓延的步伐。
跟隨朋措走進一片林區,他說:“現如今,我春天種樹,夏天澆水,剩下的時間就是巡護林區。”他把每一棵苗木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澆透這片林地,需要足足4天時間,每次他都寸步不離。
“確實苦,也很累,但是我覺得幸福!”
朋措指著一棵樹,用手比畫出不到10㎝的長度說:“我操心了一年,這樹也就長粗了這么一點,比養一個娃娃還難。”挖坑、育苗、平地、栽樹、澆水……都習以為常,可若發生病蟲害,這棵樹就算完了,他看在眼里,心里滿是無奈的痛。
這些天,氣溫接近30℃。朋措天天走在相隔一公里的壩口處,澆透一片林區,接著換下一個壩口,“這棵樹長到4、5公分粗,得花10年時間,你看,這棵樹已經3年了,綠油油的葉子展開,看著心里都舒坦。”看著水流的方向和土地含水量達到了預期,他才覺得踏實。中午,他和同事們找個陰涼地一坐,以一頓饃饃就榨菜當午餐,晚上,就睡在車里。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為了這片綠色,護林員們默默堅守、無悔付出。除了樹茁壯成長,他們最希望的是后繼有人。
在管護站工作第4年的虎發亮,當初就是從退休護林員手中接過了接力棒。隨著時光流逝,他心中的目標更加堅定,“只要還有一把力氣,我就會一直干下去,養活更多樹,讓風沙遠離!”這些年,他看到植樹造林的成效逐漸顯現,村子發展起來了,回來的人越來越多,愈加相信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這里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柴達木盆地的護林員:守護,只為那一片綠
“下灘新林子400畝,這次新林子要澆水48小時,老林子也要澆水48小時……”[詳細] -
青海尖扎:獨臂護林員高原深山“守綠”13年
冬季天氣干燥,是護林防火的關鍵期,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洛哇林場那卡管護站,生態管護員桑杰加也比往常更加忙碌。 [詳細] -
護林員超寶:我要做一輩子“守綠人”
護林員超寶說:“只要身體允許,我要做一輩子‘守綠人’,盡職盡責守護好黃河源頭的每一條小河,每一棵樹,每一株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