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州“抓點示范”推進鄉村振興
7月24日,游客在洛威村向日葵花海拍照游玩。
7月24日,從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區出發,行駛20多公里便抵達松崗鎮洛威村。一下車,成片的向日葵花海撲入眼簾,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點綴其間。
“現在是向日葵的盛花期,今天又是周末,來的游客比較多。”洛威村黨支部書記澤郎東周說,因為可賞花、可納涼,7月前來洛威村休閑娛樂的游客已經超2萬人次,村內的“云壑樂園”農家樂開業10來天便收入約20萬元。
依托東西部協作和省內對口幫扶資金,馬爾康市與浙江省平陽縣、成都崇州市建立三方共建機制,借鑒“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理念,為鄉村量身定制發展規劃,采取“一山一水一藏寨,一村一產一花語”模式,探索以“花”繪點。洛威村流轉300多畝土地種下向日葵,聚力打造“花語藏寨”鄉村振興示范點。
“項目已投入600多萬元建設花田景觀及相關配套,預計8月底全部完工。”馬爾康市發改局副局長鐘陽介紹,未來還將配套建設鄉村民宿、中蜂養殖等鄉村旅游項目,逐漸形成“游在洛威、吃在洛威、耕在洛威、住在洛威”的藏式生活沉浸式體驗打卡地。
洛威村也是阿壩州抓點示范著重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點之一。今年初,阿壩制定出臺《阿壩州“三家園”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建設一批生態美麗、和諧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園”鄉村,探索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實效。不久前,阿壩州召開鄉村振興抓點示范工作專題會議,明確提出要按照“抓點示范、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連片推進”的要求,探索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鄉村振興“三家園”建設經驗做法。重點在產業園區建設、示范鄉村打造和鄉村人才培養上狠下功夫,力爭到2025年創建10個省級以上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區,培養1000名鄉村產業、技術、管理等人才,創建100個鄉村振興示范鄉(鎮)、村。
圍繞甜櫻桃、高山蔬菜、牦牛、西藏羊等特色優勢,阿壩州目前已培育培優現代農業園區48個,其中省、州星級園區26個,輻射帶動16萬多名農牧民群眾增收,實現園區內農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萬元。據州鄉村振興局局長彭開劍介紹,阿壩州今年計劃投入5.4億元,實施15個鄉(鎮)、83個示范村建設,實施項目188個,其中以工代賑項目24個,分批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點。
“抓點示范是州委、州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尤其要突出產業發展核心,因地制宜布局產業,又要注重特色建設鄉村。”阿壩州委副書記吳立巖介紹,將借助各種智慧力量,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共建美好家園。
作為“示范點”之一,洛威村已有新的思考。馬爾康市松崗鎮黨委書記朱學鵬透露,洛威村將在向日葵收獲后輪種羊肚菌,并與“嘉絨湯客”美食合作,開發“嘉絨三寶”特色美食。同時,新建露宿、燒烤營地及其他游樂場所,不斷豐富業態,留住更多游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鄉村振興心不改,高原飛下山鷹來
蘭措馬,馬到成功;漁子溪,魚水相依。美好的地名里,有著美好的寓意;美好的情懷里,有著美好的期許。這幾天來,鄒凌每天幫著蘭措馬村民賣圍巾,銷售形勢喜人。[詳細] -
四川省小金縣“農業+”延伸鄉村振興“業態鏈”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立足生態農業比較優勢,積極探索“農業+”融合新業態發展模式,拓展農業功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詳細] -
雪山草地黨旗紅 藏寨羌村齊振興
阿壩大地,阡陌縱橫,處處都能感受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