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黃南熱貢藝術:筆尖上的非遺文化
“有了生產才有保護,生產就需要培養更多人去做這件事,這樣地方文化傳承才有保障,我作為傳承人的責任才能落實,同時也能帶動地方經濟,這也是我建立熱貢畫院的初衷。”熱貢藝術(唐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熱貢畫院院長娘本深知,傳承和弘揚熱貢文化,自己責任重大。
為唐卡上色。人民網 況玉 攝
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娘本在繼承熱貢藝術傳統風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借鑒其師夏吾才讓作品《敦煌飛天》和西藏唐卡的色調風格,融入熱貢唐卡的用金技藝和漢族工筆畫技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唐卡藝術風格,成為熱貢唐卡藝術轉型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熱貢畫院創建于2006年,簽約畫師600余人,年均生產唐卡、堆繡、刺繡等熱貢藝術品2000幅,帶動當地500戶農牧民從事熱貢藝術事業。
娘本指導學生進行上色。人民網 況玉 攝
“‘00后’傳承人的加入讓我們看到唐卡這一古老的藝術品煥發出新生機,孩子們對學習唐卡的熱情也讓我看到了希望。”娘本感慨道,熱貢藝術作為民族文化珍品,從雪域高原逐漸走向了世界。
作為熱貢藝術(建筑彩繪)省級傳承人的更登,2007年3月成立黃南州更登熱貢藝術有限公司,先后培養了100多名優秀的唐卡藝人,自公司成立以來累計培養學員410人,其中300余人現已成為熱貢藝人群體中的精英人才,公司助力200多戶脫貧戶增收致富。
更登正在繪制白描圖案。人民網 況玉 攝
“目前我主要是在做建筑彩繪,我想把這些圖案都運用到我們的建筑當中,熱貢藝術(建筑彩繪)也就能更好地傳承下去了。”更登在彩繪創作中融入了清代旋子畫法和明代和璽畫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彩繪風格,曾設計并完成了甘肅省政府及水銀樓兩個項目的彩繪工程。
建筑彩繪作品。人民網 況玉 攝
“我從13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建筑彩繪工作量大,工作環境艱苦,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學。但是我已經堅持學習12年了,作為市級熱貢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我也想像父親一樣,把它傳承下去。”更登的兒子普華尖措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熱貢文化,綻放在金色谷地的一朵奇葩
邁步新時代,隨著高質量發展的大潮涌起,“熱貢藝術”這一世代相傳的瑰寶已成為同仁走出省門國門、面向世界的金色名片,其相關產業在不斷改革發展中,成為推進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詳細] -
【我們這五年】情系熱貢藝術 感恩美好時代
我叫桑杰加,今年35歲,我的家鄉吾屯上莊被譽為“世界唐卡之都”。我6歲時,跟隨著名熱貢藝人更登達吉學習唐卡,經過10年苦學,我基本上掌握了熱貢唐卡的傳統技法。[詳細] -
青海“藏畫之鄉”:青年藝人開辟新天地
經過考察,夏吾尖措認為,“要講好同仁故事,還得規劃高端、精品旅游線路,要留住外來游客,深度體驗黃南的文化盛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