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鄉村”什么樣 阿壩立足“三家園”打造樣板
5月26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安寧鎮甘牛村迎來一群采摘櫻桃的游客。走進村子,吸引他們目光的不止成片的櫻桃林,還有竹林簇擁湖泊、院落懷抱花木的優美鄉村圖景。
得益于阿壩州的“三家園”建設,這樣的美麗鄉村在阿壩州正越來越多。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阿壩州以“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為標準,提出建設生態美麗、和諧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園”。
阿壩州鄉村振興局局長彭開劍介紹,今年將完成15個鄉鎮、73個行政村“三家園”工程建設,并借此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五美鄉村”樣板。
能人示范帶動
讓特色產業造美于村
“現在雪梨果子只有拇指大,必須施好肥、除好草才能有更好的收益。”5月25日,金川縣咯爾鄉金沙村興和家庭農場,60歲的農場主人劉維建在地里忙活。
他是當地有名的種梨土專家,曾花了7年時間從各地引進栽種10多種梨樹,最終選出了4種適宜的品種。如今,他家的農場不僅是金川縣梨鄉英才雪梨種育人才工作站,還是省級示范農場。
依托劉維建這樣的鄉土人才示范引領,近年來,金川縣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引領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新路:該縣梨花紅葉景觀上榜農業農村部評選的“中國美麗田園”;總面積58.4平方公里的世外梨園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省級三星現代農業園——金川縣梨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預計今年產值達102萬元。
延伸“園區鏈”、拓寬“產業鏈”,金川繼續聚力打好產業特色牌。
金川縣鄉村振興局局長李祥全介紹,該縣正打造川西北最大的田園綜合體,同時將圍繞安寧生態產業片區、勒烏城鄉融合片區、觀音橋牧旅融合片區、周山清潔能源片區等片區建設,全力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
產業多元發展
讓集體經濟造富于民
5月12日,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村舉辦集體經濟分紅大會,村民馬俊領到1200元現金和4個紅包,他開心地說:“我們村已經連續3年分紅了。”
“分紅資金的來源是村企入戶分紅和集體資產租賃費分紅。”漁子溪村黨支部副書記楊加輝說。
漁子溪村位于映秀鎮南部半山,曾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
2017年、2018年,該村連續以旅游資源入股引入第三方企業,做強鄉村旅游業,村集體資產迅速增長。2019年,該村又引入天津泰達集團,投入資金560萬元建設汶川映秀熊貓山泉有限公司,村集體占股49%,目前公司的瓶裝水生產線也已經全面投產。
“現在這里每小時要產桶裝水450桶,瓶裝水5000瓶。”5月25日,該公司負責人蔣永福說,廠子給村民帶來的不光是股息紅利,“水廠里共有13名員工,其中10個都是漁子溪村民。”
楊加輝說,漁子溪村還在謀劃依托山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特色民宿,力求多元發展,持續增收致富。
幫扶有力有效
為鄉村發展蓄積后勁
5月25日,在九寨溝縣雙河鎮團結村,村民們忙著在田間除草施肥。“現在農產品銷路好了,大家干勁很足。”團結村支部副書記楊桂平解釋,一個月前,本村和相鄰的松柏村分別收到了1000元“消費返還”。
原來,此前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創新幫扶機制,在幫助九寨溝縣銷售農特產品后,還按消費金額的1%返還到村子,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
“這是為了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幫扶九寨溝縣工作隊隊長、九寨溝縣副縣長王千軍說,工作隊借助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幫助當地村寨銷售農特產品,并開展“消費返還”,去年9月至今已累計為定點幫扶村“返還”17000余元。
幫扶工作隊還在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彭開劍透露,將持續推動各類消費幫扶活動,大力推廣“天府鄉村”“凈土阿壩”公益品牌,力爭年度幫扶產品銷售總額突破6.5億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紅原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深入探索實施黨建促鄉村振興辦法路徑,打造具有紅原特色、紅原亮點的鄉村振興新模式。[詳細] -
四川省小金縣“農業+”延伸鄉村振興“業態鏈”
近年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立足生態農業比較優勢,積極探索“農業+”融合新業態發展模式,拓展農業功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