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合作市:抓特色產業 強縣域經濟
合作市那吾鎮更知地村興盛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月,微風和煦,合作草原煥發著勃勃生機,行走在雪域羚城,隨處可見整潔的人居環境、寬闊的鄉村道路、嶄新的藏式民居,一幅村美民富百業興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大力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體系建設五年行動,大力發展“牛羊飼糧藥菌”特色產業,全力打造“羚東”“羚南”“羚北”三大產業區域,堅持把特色產業發展作為縣域經濟的“壓艙石”,創建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高原綠色有機品牌,努力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自然環境,為合作市中藏藥材種植發展提供了沃土。為了更好地將資源優勢轉換成經濟優勢,合作市全力打造中藏藥材特色產業,加大扶持力度,拓展產業鏈條,引導龍頭企業發揮好“鏈主”作用,為全面推進“強縣域”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走進位于合作市生態產業園區內的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只見倉庫里唐古特大黃、當歸、獨一味等藏中藥材碼放整齊,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藥香。
“甘南不僅有種植中藥材的區位優勢,還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們就是看中了這些才選擇來這里辦企業,讓企業自身和農戶實現雙贏。”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康生福說。
據介紹,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按照“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建成大黃標準化種植基地2.2萬畝,帶動周邊農戶3340戶1萬余人發展中藥材產業,實現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尕藏加木措就是眾多受益群眾中的一員。在公司的帶動下,他由曾經的牧民變為公司員工。“我在公司上班,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干好了年底還發獎金。此外,公司還免費提供大黃種苗、肥料和技術指導,我在自家地里全部種上了大黃,這也是一筆豐厚的收入。”尕藏加木措說。
如今,經過多年馴化,產自高寒區擁有“原生態”“純天然”等金字招牌的部分中藏藥材進入人工栽培種植階段,并陸續走俏國內及東南亞、日韓等市場。當歸、黨參、黃芪、唐古特大黃等大批藏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不僅成為合作市的特色品牌,更使大批農牧民變為產業工人。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彰顯特色,走特色化、品牌化發展之路,使縣域產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清晰的辨識度。
走進合作市那吾鎮更知地村的興盛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現代化的設備、冷藏室、化驗室、發酵室一應俱全,工人們熟練地搬運著運往各個銷售點的酸奶,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見到村民拉毛才旦時,他剛剛給牦牛擠完奶,將牛群趕往牧場。“我們家的草場、耕地和牦牛全部折股量化到合作社了,省時省力,比自家散養、耕種劃算得多。”拉毛才旦告訴記者,自己在合作社務工每月都有收入,加上年底分紅和家人出門打工的收入,一年下來最少也有7萬元。
更知地村屬于半農半牧區,以前村民經濟來源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農閑時節到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年到頭收入甚微。2012年興盛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全村村民都入股到了合作社,合作社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帶動群眾增收。
“這種‘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經營模式,改變了過去每家每戶分散單干的生產方式,將農牧戶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三家利益聯系起來,實現三家利益共贏。”更知地村村主任尕藏安子說。
面對未來,尕藏安子又有了新打算:通過采取延長奶制品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等一系列措施,打造“多河酸奶”高原特色品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合作市:夯實產業基礎 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與全市牦牛養殖戶和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的產業帶動長效機制,簽訂鮮奶收購保底訂單協議,形成了“公司+牦牛基地+農牧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詳細] -
甘肅省合作市:繪就生態宜居畫卷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現場會在合作市召開,全面展示了鄉村清潔行動的羚城經驗和做法,讓“全域無垃圾”金字招牌更加靚麗。[詳細] -
甘肅省合作市:文旅產業鋪就致富“快車道”
“通過香拉花海和香拉梅朵旅游度假村的打造,帶動了博拉村的民宿旅游,我們就能在家門口掙錢,顧家和掙錢兩不誤。美仁草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峽谷和蓮花山等景區的必經之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