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舟曲縣:無土栽培助力蔬菜產業化
四月的舟曲,滿是綠意和生機。
4月18日,全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杰迪村。杰迪村坐落于國家4A級景區拉尕山腳下,隸屬立節鎮,依山傍水,氣候宜人。
走進舟曲縣立節鎮杰迪現代農業產業園,棚內種的生菜、上海青等蔬菜綠意盎然、自由舒展。大棚種植區內的水培池整齊排列,綠油油的生菜栽種在浮板上、漂浮在水培池中,長勢喜人。
“大家看到的這些液體并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我們人工調配的營養液。通過管道注入水培池中,可以代替泥土,提供蔬菜生長所需的各類養分,還可以循環使用。”濰坊華以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毛欣介紹,這批蔬菜3月底開始栽培,經過20余天的培育,現在已經基本達到出售標準,再過幾天即可采收,并向本縣各大超市及周圍農戶出售。
立節鎮杰迪村黨支部書記羅文軍告訴記者,這里以前曾是一片撂荒地,村“兩委”積極思考如何將這塊閑置土地利用起來,增加居民收入。去年,村“兩委”號召村民入股,通過土地流轉方式發展產業園。
據了解,通過中共中央組織部定點幫扶和天津投入資金援建,產業園總投資700萬元,規劃建設用地107畝,計劃建設11座溫室大棚,分為A、B、C三個區域,目前B區正在建設中,總面積11000平方米。項目一期共占地37畝,現已建成6座并投入使用,其中4座種植番茄果菜,2座種植水培蔬菜,主要以上海青、生菜等大眾型蔬菜為主。
提升產量關鍵靠技術。產業園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經營主體,由于新型溫室、種植設施等需要具備專業技術,前期由華以農業派駐農業技術專家對項目進行技術傳授,有效保障園區安全、可靠運行。
“通過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現在我們的水培蔬菜采用無土栽培技術,無公害無污染,長勢也特別好,一個棚的產量在一噸半至兩噸,一年種植10到12茬的話,經濟效益可達10萬至12萬元。”羅文軍告訴記者,園區工作人員都是村里的未就業大學生,產業園的建成使用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也為人才干事創業提供了平臺和機會。
“你看這顆小白菜,根系發達,長得又嫩又干凈。水培蔬菜的生長全過程無需噴施農藥,可以最大程度保持蔬菜的天然味道,確保安全無公害。”楊喜要草拿起一顆水培小白菜說道,無土栽培技術不僅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避免土壤連作病害,還能降低勞動強度,助力蔬菜實現集約化、產業化培育生產。
2021年,楊喜要草從白銀礦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今年1月份進入杰迪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一大早,她就來棚內查看水培蔬菜長勢。
“能在家門口工作,還能跟著專業老師學習種植、營養液配比、育苗、移苗等新技術,每月還有3000塊錢工資,我很開心,也很滿足。”楊喜要草說。
如今的杰迪村,村民們過上了菜籃子滿、錢袋子鼓的新生活,一幅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講述著近年來甘南舟曲盤活資源,實現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的動人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舟曲縣:現代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了將華以農業的技術流下來,產業園招聘了本村未就業大學生8名,不僅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也為年輕人才干事創業提供了平臺和機會。[詳細] -
甘肅省舟曲縣:特色產業助力“莓”好新生活
這兩天,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城關鎮廟溝村源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內綠意盎然,綠葉下一顆顆鮮紅又水嫩的草莓點綴枝頭,香氣四溢。[詳細] -
龍江兩岸春潮涌——甘肅省舟曲縣春耕備耕見聞
草木萌發,春光融融,立春過后天氣回暖,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白龍江清波蕩漾,龍江兩岸一片生機盎然,處處一派繁忙景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