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色家園 筑牢生態屏障
作為川西北生態保護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有林地面積26.39萬公頃,草原面積10.69萬公頃。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不僅為理縣塑造風光秀美的綠色家園,更為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綠色經濟效益。
近年來,理縣堅定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州委部署要求,始終堅持“兩個至上”、主動對標“兩個確保”,按照“三聯三防三打”總要求,以防為主、以聯為重、以打為要,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健全“聯防聯動”聯訓機制,細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升“打早、打小、打了”能力,扎實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實現連續40年無較大森林草原火災。
從源頭防范到多元管控
近年來,理縣堅持舉一反三,嚴格執行“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實行“五級包保”“十戶聯保”網格管理,全覆蓋簽訂承諾書,將責落實到最基層,把管控落實到最末端。
“做好源頭管控,僅僅是抓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第一步。”理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石東海告訴筆者。今年以來,理縣共簽訂末端管理承諾書512份,落實特殊重點人員管理責任221人。
在此基礎上,理縣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十八條”工作措施,加強火險隱患動態排查治理和督導檢查,認真開展林牧區輸配電設施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同時針對重點天然林區、景區景點、墳頭墳山、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全覆蓋開展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清單,有效提升農事、民俗、生產、生活用火風險防控效能。
“我們整合多部門資源,自籌資金,建強防火基礎,進一步提高保障能力。”石東海說。近年來,理縣通過科學合理規劃,修建瞭望塔4個,建設防火阻隔系統1800畝,安裝林火監控系統13個、專線運行平臺1個,建成防火通道180余公里,配備無人機4臺,構建起空地一體的巡護網,全方位守護森林安全。同時,壓實屬地、屬事責任,統籌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各項舉措,構筑起防范森林草原火災的銅墻鐵壁。
從單一宣傳到多形式宣教
“森林草原很美麗,防火安全要牢記……”在理縣機關幼兒園,隨處可見三三倆倆的小朋友圍坐在一起,拍著小手朗誦《森林草原防滅火兒歌》。可別小看這簡單的兒歌,里面既有森林防火知識,又有農田用火安全知識等內容。
“‘小手拉大手’活動是理縣機關幼兒園乃至整個理縣教育系統一直以來堅持開展的一項活動。今年,我們將《森林草原防滅火兒歌》打印出來發給孩子們,要求孩子們在家長陪同下朗誦,讓家長們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森林草原防滅火相關知識。”理縣教育局副局長周盈如介紹道。
此外,通化雪龍快板隊一直活躍在理縣各藏寨羌鄉,她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接地氣的表達形式,將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改編為朗朗上口的快板詞。如今,她們的快板詞又有了新內容,“思想認識要加強,樹木生長數十年,火災焚毀一瞬間……”
“森林草原防滅火關系到每一個理縣人,雖然縣上反復強調森林草原防滅火的重要性,并不斷加大宣傳力度,但我們還是應該以自己的方式為森林草原防滅火宣傳盡一份力。快板隊把森林草原防滅火知識融入到快板詞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動員全縣人民一起守護好森林草原,守護好我們的綠色家園。”理縣通化鄉雪龍快板協會會長岳代瓊說。
今年以來,理縣共舉辦“3·30”警示教育宣傳、“小手拉大手”等活動2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出動宣傳車輛2200余臺次,推送防火信息25萬余條,教育引導群眾、游客30萬余人次。同時,利用村組廣播、鄉土快板隊、巡回宣傳車,緊跟時代和地域特色,創作《森林草原防滅火兒歌》《森林草原防滅火三句半》等宣傳歌謠和作品,拍攝羌語、故事情節類的小視頻,采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宣傳實效,不斷營造濃厚的護林防火氛圍。
從倡議倡導到落地落實
“王哥,給家里人說清楚,清明祭掃不要燒紙。”3月31日,理縣下孟鄉沙吉村駐村工作組組長蒲世昌和往常一樣到村里開展工作,見到村民王長貴時,他提醒王長貴要文明祭祀。
“從去年起,鄉上就給家家戶戶發放樹苗,讓我們以栽樹的方式祭掃。我們覺得用栽樹代替燒紙很好,既能表達對祖先的追思之情,也能避免留下火災隱患,更為理縣增添了一抹綠。”王長貴告訴筆者。
近年來,理縣縣委縣政府大力倡導“清明不燒紙、上墳栽樹子”的文明新風,“植樹緬懷文明祭祖”的新風尚在理縣得到全面發揚。在去年種植4萬余株樹苗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引導群眾認領15000余株樹苗進行栽植。同時,通過宣傳引導、農村黨員帶頭示范等方式,以“獻一束花、種一棵樹”的實際行動踐行文明新風,教育引導群眾種樹祭祀、鮮花祭掃、網上寄哀思,傳統祭祀風俗已然發生轉變。
繼“清明不燒紙、上墳栽樹子”后,今年,理縣又針對干旱半干旱河谷“山高水低、有水難用”的實際困難,按照“灌防一體、一水兩用”思路,因地制宜興修改造蓄水池2376口、完善輸配管道近4000公里,灌溉防旱、蓄水防火,為高半山果蔬種植和安全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理縣將切實強化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控發生、防反彈、保安全、守底線,持續鞏固專項整治成果,扎實推進常態精準防控,堅決守護好“熊貓家園、凈土阿壩,藏羌走廊、吉祥理縣”的青山綠水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高原上,那一抹“火焰藍”
滅火、搶險救援、火患防控、消防宣傳、社會救助、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安全保衛……就這5名消防員,要負責包括唐克在內的四五個鄉鎮的消防工作。[詳細] -
繃緊安全“防火弦”筑牢全民“防火閥”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繃緊安全“防火弦”,強化防火措施,壓實防火責任,筑牢全民“防火閥”,全力鞏固“34年無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成果。[詳細] -
四川省阿壩州新添防火預警監控平臺 64套設備全天候搜索火源
阿壩州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控平臺的64套設備全天候地毯式搜索該州8個火災高風險縣市火源,一經發現,州、縣市、鄉鎮立即啟動處置程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