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共和縣成功入選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
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入選全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
共和縣位于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重要的環青海湖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區、沿黃河谷地現代生態循環農牧業發展區。縣域內黃河干流近百公里,水資源豐沛潔凈,依托優質草原資源稟賦,建有優質飼草生產基地7萬畝,多年生飼草基地9萬畝。此外,環湖藏羊牦牛生長環境純凈無污染,肉產品具有綠色、低脂肪、高營養、純天然等顯著特色。
在共和縣倒淌河鎮次汗達哇村的藏羊養殖基地,藏羊在進食草料(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攝
近年來,共和縣明確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的草地生態畜牧業為主攻方向。重視高層次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聯合省內外科研院所搭建專家服務平臺,推廣藏羊牦牛高效養殖、肉產品精深加工、禾豆混播等技術。成功培育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精深屠宰加工和冷鏈運輸企業2家,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4家,建成牛羊活畜交易市場2家。
草原畜牧業是現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既是解決草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擴大國內優質畜產品供應的重要舉措。
共和縣倒淌河鎮次汗達哇村的藏羊養殖基地的藏羊(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攝
近年來,共和縣努力打造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海南州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制定了《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專項規劃》《藏羊產業發展規劃》《牦牛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近五年累計投入7.5億元發展草原畜牧業。
共和草原上的藏羊群。海南州農牧局供圖
據了解,共和縣2021年末存欄藏羊達160萬只,占青海省總數的12%,是全省藏羊養殖數量最大的縣。全縣創建省州級草地生態畜牧業示范社8個,組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78家、家庭牧場109家。
共和縣倒淌河鎮次汗達哇村的藏羊養殖基地的藏羊(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攝
共和縣副縣長吳班表示,作為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共和縣將著力發展藏羊產業,通過推行暖季草原7個月放牧與冷季5個月舍飼半舍飼相結合的模式,力爭打造以藏羊為主導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在共和草原上。海南州農牧局供圖
下一步,共和縣將加大草畜良種育繁推體系建設,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養殖基地建設,提高飼草產能,優化畜群結構,健全農畜產品監測體系,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構建產業融合、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草原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根本性轉變,使牧區走向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社會和諧的文明發展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共和縣:擦亮全域美麗生態底色
天藍水碧、山青地凈,青海湖、龍羊湖波光粼粼,俯瞰地處青海省的共和縣大地,美景盡收眼底。其背后,凝結著全縣上下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干勁。[詳細] -
青海省共和縣:荒灘變身“能源城”
近年來,依托大面積荒漠化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優勢,海南藏族自治州著力發展新能源發電產業集群,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新能源。[詳細] -
青海省共和縣成為“國家區域性青稞良種繁育基地”
近日,經國家農業農村部認證,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區域性青稞良種繁育基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