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河南縣草原生態持續向好
3月31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一群牦牛在草原上吃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艷 攝
平均海拔3600米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地處黃河上游,這里草原廣袤,河曲馬、雪多牦牛、歐拉羊三大優良畜種在此培育。過去,由于過度放牧,河南縣草地一度退化。近年來,通過開展黑土灘治理、草原鼠害防治等措施,當地草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3月31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一群歐拉羊在雪后的草原上吃草(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王艷 攝
3月31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一群牦牛在草原上吃草。新華社記者 王艷 攝
3月31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一群歐拉羊在雪后的草原上吃草。新華社記者 顧玲 攝
3月31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一群歐拉羊在雪后的草原上吃草。 新華社記者 王艷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達日縣草原生態修復治理93萬畝 退化有效遏制
過去一年,我們深入開展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綜合治理三年行動,總投資2.6億元實施生態治理類項目24項,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93萬畝,草地退化趨勢有效遏制。[詳細] -
青海:2022年將完成退化草原治理修復259萬畝
2022年,我們將實施青海省黑土型退化草原治理五年行動計劃,完成退化草原治理修復259萬畝。[詳細] -
青海省祁連縣:“用羊種草”治生態“傷疤”
日夜堅守,時至初夏,原本滿目瘡痍的山坡上終于萌出了綠芽,羊板糞中盛開的朵朵格桑花取代了以往采礦留下的生態“傷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