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025年將實現每縣一所自然教育學校
圖為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小學生正在進行自然教育課程。李江寧 攝
“力爭到2025年建成全民自然教育基地網絡,原則上每縣依托一所學校,成立自然教育學校;到2030年,建立相對完備的青海省自然資源教育體系,將自然教育培育成青海省重點生態文化品牌。”9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管理局局長張德輝向外表示。
當日,青海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專家委員會成立暨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啟動大會在西寧舉行。
近年來,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在各方力量的配合和支持下,以自然教育活動為抓手,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由點到面開展了不同層次的自然教育工作。
青海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專家委員會由青海省林草局、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從青海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公益機構和從事自然教育的企業中,甄選出55名從事草原、濕地、森林等生態系統、園林、自然教育、地質調查、教育等學科的專家組成,委員會的成立將推進行業規范發展,加大自然教育進校園力度,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自然教育體系,從體系化全方位推進國家公園省自然教育高質量發展。
“自然教育是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的教育行為,也是通過直接體驗的方式和方法。好的生態意識,離不開良性的自然教育。我們要為社會大眾走進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提供有效的平臺和渠道,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并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海山表示。
張德輝介紹說,未來,青海將進一步搭建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師資和志愿服務平臺,推進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自然教育媒介體系建設,強化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和戶外宣教體系建設,并進一步加大國家公園示范省生態學校建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設立生態教育基地
(記者 羅云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13日披露,祁連山生態教育基地在此設立,冀通過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資源和基礎設置,向青少年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打造特色公眾自然教育體系。[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自然生態教育課”
“帶領學生和老師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借助‘自然生態教育課’形式,可以讓師生們對生態保護有更為直觀的體驗。”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尤魯青5日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