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堆砌成“金山” “銀花”扮靚出“銀山”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雪梨助力鄉村振興小記
春日清晨,天氣依舊寒冷。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雪梨林深處的沙耳鄉,凡有梨樹之處都熱鬧極了,果農們一邊忙著給梨樹“梳妝打扮”,一邊談著一年的收獲。“以前梨樹說砍就砍,現在折一根樹枝都心疼,去年僅梨就賣了4萬多元,梨膏2000斤賣了6萬多元,今年一定要把果樹管理好,雪梨品質才會好,收入才能高。”沙耳鄉村民趙明興說。
沙耳鄉共有雪梨1721畝、60251株,陽春三月梨花盛放,萬株梨樹與周邊咯爾鄉、慶寧鄉、勒烏鎮的雪梨林緊密相連,沿河谷一帶延伸成潔白的哈達點綴兩岸青山;秋高氣爽,又似火紅的夕陽余暉散落成一片片嫣紅,裝扮著金川大地。春季花艷、秋紅遍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生態景觀資源,“綠水青山”成了該縣拓展全域旅游的“金山銀山”。
金川雪梨以個大、皮薄、肉嫩、汁多而聞名全國,但雪梨的發展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近年來,金川縣委、縣政府啟動“雪梨振興”計劃,采取系列措施提振雪梨經濟,逐漸喚醒金川沉睡的雪梨資源。經過多年發展,金川雪梨種植面積由五十年代初不到1000畝擴大到如今的4萬畝,100余萬株,年總產量達5000萬公斤,年產值3000萬元。曾因品質一般、保鮮期短、銷路狹隘而大量浪費的雪梨如今已成為果農增收致富的“福果”。
為充分調動農民種梨積極性,金川縣還引導系列與雪梨相關的新模式、新業態進入當地,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凸顯雪梨產業優勢。
近年來,金川縣先后舉辦了“古樹梨花節”“紅葉節”“雪梨采摘節”等活動,吸引了廣大攝影家和游客前來觀賞梨花、購買梨花制品,品嘗梨花宴……近兩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三產”經濟效應仍在不斷凸顯。據統計,梨花季期間接待游客190534人次,實現旅游接待收入12041.75萬元。
同時,為提升雪梨附加值,勤勞能干的果農們還嘗試開發制作雪梨膏、雪梨糖等系列“梨產品”,以此探尋雪梨產業發展壯大的更多可能。梨樹、梨花、梨膏,這是雪域高原賦予百姓的生態饋贈,如今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法寶利器”。金川縣現有雪梨加工企業6家,實現雪梨膏年產量1000噸,雪梨汁2000噸,雪梨糖100噸,產品總價值為1.2億元。
據金川縣科農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金川縣將通過梨樹保護獎補政策、積極引進新品種試驗示范、培育雪梨農民專合組織等舉措延伸雪梨發展“生命力”。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擴大金川雪梨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讓雪梨產業成為果農追求的幸福產業,讓梨鄉成為人們向往的美麗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金川萬畝梨花綻放 不負好春光
近日,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萬畝梨花綻放,滿山遍野,雪白的梨花,隨風飄絮,藍天白云,花海飄香,令人陶醉,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覽、拍照。[詳細] -
四川省金川縣:獨辟蹊徑的“梨花”與“雪梨”脫貧之路
據了解,2018年,金川縣共有30個貧困村退出貧困行列,304戶1060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