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通天河中上游地區首次發現古巖畫遺存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據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文聯18日消息,17日,研究人員在玉樹州通天河中游藏娘地區新發現一處古代巖畫群落,現場統計巖畫個體共191幅巖畫,為首次在玉樹市通天河中上游地區發現古巖畫遺存。
據介紹,該處遺存位于玉樹市仲達鄉與安沖鄉交界處英邦灘拉姆扎納山體東南方。目前,研究人員已對這處巖畫群進行資料采集、測量、定位、登記等工作,并邀請專家開展相關研究。
“牦牛巖畫為通體敲鑿技法制作,人形巖畫風格比較統一,人形巖畫圖像很有特點,塔圖形晚一些,摩崖石刻,觀察刻痕,可能為金屬工具制作。整體來說,這處新發現巖畫點,內容豐富,數量較多,多種圖像出現在一處巖畫點內,不僅反映出玉樹巖畫制作的延續性,而且反映出青藏高原東部巖畫歷史的古老性。”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茍愛萍表示。
據研究人員仁青尼瑪介紹,這些新發現的巖畫有組合巖畫和單體巖畫,保存完好,內容豐富。主要以通體敲鑿牦牛圖案為主,有少量鹿和人物圖形,也有較晚期的摩崖造像。早期巖畫進一步貫通了通天河上下游上古時期密切的文化關系,明晰了古人類遷徙軌跡。晚期的一幅摩崖造像,疑似十世紀在玉樹通天河流域傳播佛法與藝術的班智達彌底大師畫像,對玉樹歷史變遷、發展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
“這些新發現的巖畫數量多,內容豐富,時期較長,有早晚不同風格,特色圖案包括多種動物樣式,有特色的獵人形象,吐蕃王朝時期摩崖石刻疊壓在早期巖畫之上,應是首次發現,對認識玉樹石刻文化傳統有重要意義?!敝醒朊褡宕髮W巖畫中心主任張亞莎教授說。
據悉,玉樹通天河巖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截至目前,稱多縣文聯研究人員在通天河流域發現古巖畫已達3千多幅。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圖為此次發現的古巖畫遺存。(12月17日拍攝) 中新社發 江巴然丁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省稱多縣發現海拔5000米上古巖畫
近日,當地牧民在稱多縣清水河鎮紅旗村發現一處古巖畫遺存,是清水河鎮第二次在巴顏喀拉山地帶、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雅礱江源區發現古巖畫。[詳細] -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史前彩繪手印巖畫
青海湖北岸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彩繪手印巖畫的發現,將為研究青藏高原史前藝術巖畫增添新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詳細] -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人面像巖畫
此前相關調查研究未曾在青藏高原巖畫里發現人面像,此次在青海玉樹州稱多縣境內發現的2處人面像巖畫對于研究青藏高原人類歷史、藝術、文化和宗教極為重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