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保護中華水塔:范圍近40萬平方公里,目標水生態中國一流
記者13日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等世界大江大河發源地、享有“中華水塔”美譽的青海省,日前已印發實施《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據記者了解,《規劃》明確了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范圍,包括青海省玉樹州、果洛州、海南州、黃南州全部行政區域內的21個縣市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鎮,共158個鄉鎮、1214個行政村,共計39.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近4個江蘇省土地面積)。
《規劃》提出了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近期(到2025年)目標,即中華水塔全面有效保護,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中國一流水平。遠期(到2035年),中華水塔堅實穩固,水生態系統步入良性循環。長江、黃河、瀾滄江水源保持穩定純凈,河湖面積確保不因人為因素減少,水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運行高效的水生態監管體系全面建立,基本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源頭活水清潔豐沛,人水相親、和諧共生的水生態保護格局全面形成。
圖為長江源冰川。(資料圖) 青海省水利廳 供圖
《規劃》對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進行流域分區和功能分區布局。流域分區方面,依托河流水系脈絡,結合功能分區,按照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瀾滄江流域、內陸河流域4個片區構建流域水生態保護平面格局。在功能分區方面,以源頭保護為重點,以涵養水源為核心,統籌生態保護與民生發展,按照源頭保育區、涵養保護區、和諧共生區3個分區構建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的縱向格局。
此外,《規劃》提出了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重點任務包括加強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推進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提高水利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完善水生態監管體系五個方面。根據重點任務謀劃了38個項目。
青海省水利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加強中華水塔生態保護,已成為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施、事關碳達峰碳中和愿景實現、事關長江經濟帶發展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守護“中華水塔” 保衛瑰麗凈土
試點5年多來,我們積極履行源頭責任,走出了一條借鑒國際經驗、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三江源特點的國家公園體制創新之路。[詳細] -
保護三江源 保護“中華水塔”
在三江源,1.72萬名牧民持證上崗,成為生態管護員,發揮村級社區生態管護主體和前哨作用,牧民從生態利用者變為守護者。[詳細] -
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做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2016年至2021年,看似尋常的年輪流轉,但卻是青海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兩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為青海發展擘畫奮進藍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