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質Ⅰ至Ⅲ類斷面比例100%
記者25日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月至10月,青海水環境質量穩定保持優良,成為中國唯一一個Ⅰ類至Ⅲ類斷面比例為100%的省份,其中5個月黃河干流、長江流域、瀾滄江流域總體水質均為優。
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北部橫亙青、甘兩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北部是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青海是中國“生態高地”,被譽為“中華水塔”。
據介紹,據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水環境情況統計顯示,青海省Ⅰ類至Ⅲ類斷面比例為100%,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青海不僅與全國13個省市同步率先消除劣Ⅴ類水體,且青海省35個“十四五”國考斷面水質達到優良,成為中國唯一一個Ⅰ至Ⅲ類(Ⅱ類以上水質均為優)斷面比例為100%的省份,其中5個月黃河干流、長江流域、瀾滄江流域總體水質均為優。
為從根本上解決影響水環境質量瓶頸問題,青海省深入開展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專項督察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全方位“體檢”,緊盯重點流域、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協同推進河湖管護、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固體廢棄物管理和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扎實做好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爭取工作,年度獲得資金21.16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我們聚焦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圍繞水生態保護修復、水污染防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監管能力建設等內容,安排續建、新建項目31個,有力保障了青海省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水環境質量向好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周邊區域內河流和濕地總體水環境質量較好,主要河流干支流年徑流量與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相比增加27.5%。截至目前當地調查到的水生生物達500種。 [詳細] -
青海:三江源區水質狀況為優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6月3日發布的《2020年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青海省境內長江、黃河、瀾滄江干流流域水質狀況為優,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