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區助力得榮縣鄉村振興 “貝母銀行”存著30個村的共富夢
得榮縣中藏藥材種苗基地里的藥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得榮縣太陽谷鎮浪中村的川貝母種植基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10月15日,正午陽光映照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太陽谷鎮浪中村的青稞金燦燦的,村民次仁拉姆彎著腰收割,“今年天氣好,青稞豐收了?!?/p>
讓她高興的,不僅僅是青稞,還有身后那片黑色的大棚——49個川貝母種植大棚里,有屬于浪中村全體村民的“集體資產”。她平時在這里打工,一天可以收入120元。今年底,成都市青羊區對口幫扶工作隊還將給村里提前“分紅”,雖然分到每戶的錢不多,但這個額外的收入,還是讓她和村民們欣喜不已。
和浪中村一樣,擁有川貝母大棚的村還有29個。青羊區對口幫扶工作隊投入360萬元,為這30個村“購買”了30個棚80%的產權,設立了“貝母銀行”,為每個村都開設了“戶頭”,讓村集體經濟參與經營,分享紅利,也壯大共同富裕的夢想。
“貝母銀行”里的共富路線圖
午飯后,技術人員朱紅華在大棚里忙碌起來。大棚覆蓋了兩層薄膜,內層是透明塑料,用于保溫;外層是黑色拉網,用于遮陽。
棚內,五壟黑色土壤里星星點點地閃著綠色葉片,在葉片下刨刨,一顆玉米粒大小的白色鱗莖露出。朱紅華拿起放在手心,這顆頭年生的川貝母飽滿細潤、長勢良好?!斑@片地方真是選對了。”他喜滋滋地說。
朱紅華是云南人,是云南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派到得榮的技術負責人,是川貝母種植行家。
這片山坳里的川貝母種植基地,海拔3640米,占地66畝,特別適應川貝母喜冷涼的特性,自去年9月開建并下種以來,一直長勢良好。8月,這批新種半年多的川貝母首次倒苗,就是將長出的葉苗部分去掉,為鱗莖換土,以使其在土下生長,來年春季生發新葉。朱紅華說,倒苗3-4次后,川貝母就成熟了。連轉幾個棚,土下的川貝母鱗莖長勢都不錯。
“引進這個項目,對得榮形成有特色的產業幫助很大?!鼻嘌騾^對口幫扶工作隊隊員李軍說。
去年,青羊區對口幫扶工作隊多次主動上門拜訪云南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搭起了合作平臺——引導得榮縣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云南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得榮縣福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村民土地發展大棚。
與以往項目不同,為了能更多惠及村集體和村民,青羊區對口幫扶工作隊設計了“貝母銀行”這一特別機制——將30個大棚均分給全縣30個村,雙方簽訂正式協議,確定每個大棚12萬元股本。村集體將大棚委托給得榮縣福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營,實行“保底分紅”,每年每個棚4800元,一期4年,共計19200元。4年后,川貝母銷售產生的利潤,每個棚超出19200元的收益部分,60%進行再分配,40%留作滾動發展資金。
“這樣一來,村集體經濟就有了依托,村民也有3條收入渠道:每年900元/畝的土地流轉費、日薪120元的打工收入、年底村集體的分紅?!崩钴娬f,雖然川貝母還要4年才成熟,根據簽訂的投資協議,種植基地準備在11月份提前把4800元年收益發放給各村,同時贈送一部分川貝母苗,帶動村民一起種植。
“現在川貝母的市場價很不錯,濕貝母每4公斤曬1公斤干貝母,每公斤干貝母可賣3000元?!敝旒t華算了一筆賬,川貝母畝產可達600-1000公斤,盡管種子、設施等成本高昂,每畝純收益仍然可達二三十萬元。
令工作隊和朱紅華更高興的,是今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頒布實施《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列在百合科貝母屬的所有野生貝母都被禁止采挖。這給人工栽培川貝母帶來了極大利好?!艾F在,我們公司老板去其他省出差,藥廠老板都要去機場接送。”朱紅華通過這個細節,說明川貝母市場前景光明。
這也堅定了企業擴大投入的信心。明年春季,二期500畝基地將建成投產,這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川貝母種植基地?!拔覀兿朐诙谕队煤?,把青羊區的投資再均分給全縣另外70個村作為集體資產,讓更多的得榮群眾分享到產業發展的紅利,推動共同富裕‘轉’起來?!鼻嘌騾^對口幫扶工作隊副領隊李倫說。
在“大健康”產業里找到得榮定位
雖入秋已久,但走進位于茨巫鄉的得榮縣中藏藥材種苗基地,一片花海十分炫目。“那是藥菊?!被丶夹g負責人徐汝平操著云南口音介紹。他是云南農業龍頭企業、麗江華麗生物開發有限公司的代表,來得榮已有兩年多。
這個134畝的中藏藥材種苗基地于去年5月底建成,種著秦艽、蒼術、滇黃精等10多種中藏藥材。除了經管這個基地,徐汝平還在基地劃出了專門的“群眾示范苗圃”,教周邊村民種藥材。當地政府補貼群眾60%購苗款,華麗公司代墊40%苗款、回購后再抵扣,“這樣老百姓即使沒錢投入,也可以先種再結算。”徐汝平說,這個過程中,要把過去農民“種懶莊稼”的習慣糾正過來,十分不易,“好在通過來這兒打工,大家很快就轉變了?!蹦壳?,華麗公司為得榮項目成立了專門的進出口公司,經營得榮山珍和中藏藥材,3年后,待首批藥材出產,將建專門的加工廠。
李倫介紹,這個基地為村民支付每畝每年1000元土地流轉費,每3年增加200元。“這個價格比起成都遠郊農村土地流轉價,也不算低了?!彼f,青羊區投入該基地近400萬元,為茨巫鄉留下一個帶不走的產業。另外,青羊區還投資500萬元,幫助得榮發展藏雞養殖項目。
在太陽谷鎮冉絨村,青羊區總投入2489萬元,幫助得榮縣建起首個工業園區,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及交易。川貝母種植基地、中藏藥材基地的深加工都將“移步”此地,打造一二產業互動的發展方式,擴大“陽光得榮”品牌的知曉度。此外,還可有效將加工、交易、冷鏈、倉儲、物流、產品展示與旅游觀光融合發展,助力得榮縣鄉村振興。
據了解,青羊區對口幫扶得榮縣將持續推進實施6大類12個援助項目,涉及基礎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民生工程等多個方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得榮縣樹椒迎豐收 現場收購促增收
為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特色樹椒產業,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四川省甘孜州得榮縣通過引進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種植。[詳細] -
成都市青羊區傾情幫扶 助力“太陽谷”決勝全面小康
從2000年起,青羊區開始對口幫扶之路。從最初的單一支教,到后來的產業、民生、基礎設施全面援助,從綿延千里的金沙江,到世界屋脊的雪山腳下,青羊區牽手得榮縣走過20個春夏秋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