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囊”幫扶,蒲江亮出了這些“絕活”
瀘定縣柑橘現代化農業示范園。
“春見”的改良品種“明日見”,果苗長勢不錯。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小峰 攝
這個國慶大假,大量涌入瀘定縣的游客不僅賞到了期待中的美景,還在水果、蜂蜜、羊肚菌等農產品上收獲了不小的驚喜——得益于蒲江縣的對口支援,瀘定的特色產業發展迅速。
“我們可以說是拿出了‘看家本領’,充分發揮了在生態建設、農業產業、全域旅游、電商物流等方面的經驗。”蒲江縣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曹軍宏說,蒲江縣今年計劃投入資金589.16萬元,從產業發展、就業幫扶、教育保障等方面實施幫扶。
多年來“牽手”“連心”,這兩個農業大縣,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近日,記者奔赴瀘定,了解幫扶背后的故事。
指方向
選準農業品種,做響本土品牌
在瀘定縣德威鎮海子村,記者爬上海拔約1900米的半山腰,走進蒲江援建的產業園,眼前出現了成片的李子樹。
“你們來晚了點,已經看不到李子了?!苯o記者領路的村民葉夫貴說。
他家把3畝多土地流轉給蒲江援建產業園,每年有2500多元流轉費,平時就在產業園打藥除草打點零工,每年還會領到產業園的分紅,去年家庭年收入達到3萬多元,“比原來種玉米土豆強多了,再也不需要丟下娃娃去外面打工?!币痪洹岸嗵澚似呀膶<摇保~夫貴念叨了好幾次。
和葉夫貴一樣,海子村的其他村民也都從這個產業園中獲益。全村132戶480人,2016年人均純收入為8300元,過去基本都是種植土豆、玉米等農作物。2017年,蒲江縣通過多次考察調研,發現這里海拔較高,日照足,適合種植李子,于是投入對口幫扶資金55萬元,在海子村打造了50畝的產業園。
蒲江縣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掛職德威鎮黨委副書記周安琴說,為使農戶獲得更多收益,產業園每年向村集體分紅,先實施5年。村集體再將紅利部分分給農戶,剩余的用于發展該村公益事業。
“2017年以前,集體經濟收入為零,到去年底,給村民的分紅就達到了20萬元?!焙W哟妩h支部書記舒元軍說,目前,海子村共種植了3500株李子樹,分為青脆李和紅脆李兩個品種,“今年首次掛果,產量不高,來年豐收后,銷售收入將達到60萬元?!?/p>
通過蒲江“訂單式”派遣專家、技術人員的培訓,海子村的“土專家”們也在迅速成長。“項目豐產后,我們將通過電商、外省展銷等多種渠道幫助他們打開銷路,爭取打響瀘定脆李的品牌?!敝馨睬僬f。
傳經驗
帶來新技術,產業要融合
56歲的呂體勇也在蒲江的幫扶下改變了生活。他是瀘定縣興隆鎮沈村一組村民,他工作的地方——瀘定縣柑橘現代農業示范園,就在家門口。
蒲江縣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隊員、掛職瀘定縣興隆鎮黨委副書記徐鐳介紹,蒲江對口支援瀘定后,邀請專家對瀘定進行實地考察,發現瀘定德威鎮、得妥鎮等歷來有種植黃果柑、佛手柑以及一些小水果品種的傳統,但由于規?;潭鹊?、種植技能較弱,導致標準化、市場化程度、產業效益不高,“這恰恰是蒲江縣的強項——水果種植技術、管理相對更成熟,標準化程度較高,尤其是柑橘和獼猴桃種植?!?/p>
蒲江縣隨即決定利用對口幫扶資金、引進蒲江優秀企業投資建設柑橘園區,占地160畝的瀘定縣柑橘現代農業示范園應運而生。
“現在我們正嘗試種植紅美人、黃美人、甘平、明日見這四個品種,最終會選擇兩種最適宜的留下?!睘o定縣柑橘現代農業示范園負責人史浩說,憑借著從蒲江帶來的“耙耙柑”管理技術和營銷經驗,將在這里“打造瀘定自己的柑橘品牌”,“預計2023年,示范園每畝的柑橘產量達到2000斤,2024年達到5000至8000斤?!?/p>
原本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作物的呂體勇現在成了園區的長期工人,一年工資收入就有五六萬元,每年還有土地流轉的費用。
“下一步,我們還準備引導周邊民房改造成民宿?!毙扈D說,園區將以精品水果采摘休閑、民宿休閑度假、紅色文化旅游、農業科普教育等為重點發展方向,促進瀘定有機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帶項目
全縣38個村,走向“甜蜜”致富路
在瀘定縣興隆鎮化林村,村民周振良正忙著照看自家的蜂箱。周振良告訴記者,他養了近50箱蜜蜂,“今年才過去大半年,已經產了約200斤蜂蜜了。”
自古以來,瀘定就有養土蜂的傳統,而且當地林木茂盛,氣候環境獨特,也特別適宜養殖蜜蜂。2017年,蒲江縣將在蒲企業成都三千米甜蜂業有限公司引入瀘定,建設貢嘎中蜂繁育培訓基地,啟動了瀘定縣貢嘎中蜂養殖項目,還請來專家蘭云全對中蜂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
為做好保底,成都三千米甜蜂業有限公司還與養蜂農戶、村集體經濟簽訂協議,如村民不想自行銷售蜂蜜,公司將按每斤30元保底價格回收,為養蜂村民的銷路提供保障。
周振良便是跟著蘭云全學的養蜂技術?!拔矣媱澰僖M100多箱貢嘎中蜂,收入肯定還能大幅增加。”周振良說。在貢嘎中蜂養殖項目中,蘭云全先后教授、培訓300余人,使他們走上了養蜂致富路。
曹軍宏介紹,5年來,瀘定縣貢嘎中蜂養殖項目總投資1054萬元,支持全縣38個村集體經濟發展,培育蜂群數100群以上的示范大戶40戶,目前已實現年產蜂蜜200噸,年產值1200萬元。
特寫
學生有了新浴室
記者走進瀘定縣第二中學時,操場上正進行一場高中籃球賽。比賽雙方為臨時組隊,高二四班的陳浩滿頭汗水,主動叫了換人,“我去洗澡,你們打?!?/p>
陳浩回到宿舍,拿起換洗衣服,來到位于一樓的男生浴室。潔白的瓷磚,嶄新的水龍頭,里面還有儲藏室?!耙郧白疃嗑褪谴蛞黄繜崴趲烈徊??!?/p>
陳浩家在康定市,是住校生,酷愛籃球的他,以前最大的煩惱就是在校的洗澡問題?!皩W校建設經費不足,不能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逼呀h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曹軍宏說,了解到具體情況后,工作隊先后投入60余萬元,開始實施浴室改造項目。今年9月1日,新浴室正式投用,高中部和初中部均設置老師浴室、男生浴室和女生浴室。
“學校有近1200名學生住校,新浴室內的設施非常完善。”瀘定縣第二中學校長鄧偉說,男生浴室和女生浴室都設置了8個淋浴間,老師浴室設置4個淋浴間,每個浴室內都有衛生間、儲物間,大大方便了住校師生。
“現在每天打完籃球,都可以在學校洗澡,感謝蒲江援建的新浴室,讓我們住校的學生像在家里一樣?!标惡普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蒲江的茶專家來了 雪域紫雅要“香”出茶馬古道
從奔騰的大渡河谷一路向上,海拔1800多米的甘孜州瀘定縣得妥鎮紫雅場村,樹林連綿成片,山頂云霧繚繞,山坡上的茶園反射著陽光,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青翠。[詳細] -
蒲江牽手瀘定:“授之以漁”智力幫扶激活新動能
如今,瀘定進入發展新階段,蒲江將以項目、資金、人才等為載體,突出智力幫扶,為瀘定發展注入新動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