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明:我在玉樹32年種出“江南綠”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整理葡萄架。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西蘭花、韭菜、水稻……走進魏金明的蔬菜基地,大片蔬菜和其它農作物茂盛生長,很難想到這是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
來自河南的魏金明是個種菜能手,1989年他來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承包一塊地種起了蔬菜。他用鐵鍬、鎬頭挖走了沙石,從幾十公里外運回牛羊糞和被洪水沖積形成的沙土。魏金明精耕細作,經過多年反復的試驗和摸索,成功種植出20多種蔬菜、10多種水果。走進他的300平方米的大棚,蔬菜、水果、水稻等長勢喜人。“之前很多人都懷疑高原冬季能否種出蔬菜。但我就想證明,只要肯吃苦下功夫,蔬菜就會有收成。”
今年是玉樹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溫室大棚里和群眾餐桌上的變化,成為玉樹發展的縮影。翻天覆地的玉樹變化,背后離不開一批批像魏金明一樣的普通人,在高原上的不懈探索和默默付出。
據了解,玉樹市從2011年開始大力實施“菜籃子”工程,提高蔬菜自給率。目前,玉樹市仲達鄉、巴塘鄉、新寨街道共建有421棟溫室大棚,種植包括白菜、蘿卜、茼蒿、生菜、芹菜、韭菜、黃瓜、油麥菜等多個品種,年產量在3000噸左右。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查看西瓜長勢。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查看水稻長勢。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搬運花盆。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查看韭菜長勢。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8月5日,魏金明在玉樹市結古鎮新寨村的蔬菜基地查看西紅柿長勢。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高原大棚春意濃
近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農民搶抓農時,積極開展農業生產。[詳細] -
青海省貴德縣:蔬菜產業敲開百姓幸福生活的大門
正在往大卡車上裝紅筍的菜農馬占明接過話茬笑著說,“我們新街鄉的蔬菜今天晚上就能發到蘭州市場,再轉運到廣東等地進行銷售,青藏高原的紅筍都能端上廣州人的餐桌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