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見聞:“故土”難離且惜“新居”
8月7日下午,蘭州新區迎來了甘肅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入住。楊艷敏 攝
“從天色放亮啟程,到打包家具入屋時已是夕陽西下。”7日下午,在蘭州新區一片鱗次櫛比的灰白相間風格的院落里,迎來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入住。他們馬不停蹄8小時趕路數百公里,只為告別“雨打風吹”皆驚心的不眠夜。
在夕陽的余暉漸漸離開院子時,45歲的劉張生一家五口人在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幫助下,終于將大批家具和行李拆包后分門別類地歸置于屋內。他們把看起來有些年頭的沙發、茶幾等老家具,在客廳陳設上特意布置成“老家”原來的樣子,以此淡化“思鄉的情緒”。
圖為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收拾新家。
由于整理攜帶而來的家具行李需花費大量時間,劉張生所遵循的遷新居時的“開火”傳統習俗只能推遲在第二天實現。新家里的“第一餐”,是工作人員為他們送來的盒飯、熱湯、水果和酸奶等。
“老家舟曲確實空氣很好,但是每年七八月份的雨水后到處都是泥石流等洪澇災害,搞得人心惶惶,村民每一個晚上都休息不好。”劉張生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來到蘭州新區后看到一望無際的平坦地勢很放心,購買生活所需之物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徒步往山上背,送貨上門的車甚至可以開到院子里來。
中新社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首批搬遷至此的民眾多是入住三室一廳的房屋布局,另外還有能停兩輛越野車的寬敞院落。沖水馬桶等象征現代生活的家用設施一應俱全,獨門獨院的安全感和出門即是近鄰的親切感,都使得“喬遷新居”之后的新生活充滿期待。
當日下午,舟曲縣首批60戶289名避險搬遷民眾入住蘭州新區,當地特意舉辦了歡迎儀式。接下來幾天,還有百余戶避險民眾陸續在此落戶。根據官方計劃,今年底前,舟曲縣將有1190戶4699人搬遷至此。
傍晚時分,年逾五旬的舟曲搬遷戶劉羊成在院子里轉出轉進地觀察著新家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那邊有些人沒來過這里,細致查看之后感覺很安全。”他說,早晨坐車出發時對家鄉舟曲有點不舍和難過,但在路途上看到很多歡送和迎接的人群,心里痛快了很多,“至少走出深山,對于下一代人就是希望”。
圖為甘肅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民眾攜帶的家具行李搬運現場。馮志軍 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是中國滑坡、泥石流、崩塌三大地質災害高發區。今年1月,該縣果耶、立節等鄉鎮發生地質滑坡險情,嚴重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甘肅通過積極探索搬遷安置模式,確定將受險情威脅的民眾搬遷至蘭州新區。
一路陪同父老鄉親長途跋涉的舟曲縣代縣長舒時光表示,移民搬遷安置是解決舟曲山區“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根本途徑,希望鄉親們充分發揚堅強不屈的“舟曲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態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在蘭州新區建設美麗的“第二故鄉”,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我們會加快進度,盡快配齊學校、醫院、公交等公共設施,加快兌現就業社保、土地等各項政策,完成對搬遷群眾的承諾。”蘭州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愛勝表示。
臨近夜幕降臨,忙完了屋內搬遷瑣事的婦女們聚集在院外巷道內,相互打聽著家門口可能存在著的“打工顧家兩不誤”的工作,而扎堆在一起的男人們則各抒己見剖析著未來新生活的機會,從而尋思著能讓掌握的一技之長盡快找到得以施展的平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舟曲縣果耶鎮滑坡處置工作有序進行
由于監測預警、應急避險及時,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目前,受災群眾已被轉移至安全地帶,生活得到有序安置,滑坡監測調查工作正在進行。[詳細] -
甘肅省舟曲縣:發展特色種植 盤活資源助力增收
在大坪村,受中藏藥材特色種植產業的吸引,越來越多像老包兒子這樣的年輕人,放棄了在外打工,回鄉參與種植產業。隨著藥材種植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村民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詳細] -
甘肅舟曲受災地區各項重建工作有序進行
8月以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出現連續強降水過程,引發暴洪泥石流災害。目前,各項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