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江縣:菌菇“鋪出”致富路
入夏后,天還沒亮,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八角樓鄉王呷村村民壽生和哥哥山壽、愛人斯郎志都會起床打酥油茶,吃糌粑,然后摸黑出門,沿著山道,爬向海拔3500米至3900米的青杠林。弓腰低頭,或半跪,或匍匐,時不時拿削成尖端的樹棍撥弄青杠樹落葉,尋找采摘松茸,直到傍晚時分。如果運氣好,他們能收獲滿滿一袋近10斤的松茸。
松茸無法人工培育,是一種純天然珍稀食用菌類,被稱為“菌中之王”。雅江縣森林覆蓋率超50%,且多數青杠樹林都在海拔3500米以上,葉密如蓋,落葉形成的厚厚腐殖土豐富,擁有松茸生長所需的極為苛刻的自然條件。因此雅江也被譽為“中國松茸之鄉”。進山采摘、售賣松茸是當地群眾一項收入來源。
圖為雅江松茸。(照片由雅江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據介紹,近幾年,雅江縣年產優質松茸1000余噸。當地政府也對進山采挖野生菌制定了嚴格規定,除對規模進行控制外,當地政府禁止一切破壞原產地生態的生產、生活、開采活動,禁止在松茸產區采挖各類野生中藥材,嚴禁深挖濫采、破壞松茸的生長環境,同時在采挖過程中做好松茸產地的松土回填,確保松茸生長環境。
“以前自己采摘了松茸在街上賣,沒有穩定的客戶采購,賺不了多少錢。”雅江縣八角樓鄉日基村村民石花說,“現在賣到園區,能增加兩三倍收入,我在這里打工,每年還有工資,年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
石花所說的“園區”,是2015年建成的中國雅江松茸產業園。2014年,當地政府為讓松茸增值,抓住這個脫貧致富的“牛鼻子”,引入公司,開始構建食用菌全產業體系。通過直接收購帶動當地村民增收,截至2020年,園區收購松茸和其他野生菌共計2.6億元,使雅江八角樓等11個松茸產區鄉,51個村的2200余戶五年來每戶累計收入11.8萬元。
如果說松茸是大自然對雅江的饋贈,那么種植滑子菇兒和木耳等菌類,則是在政府引導、產業帶動下,當地村民自種的“創收菌”。
中國雅江松茸產業園負責人陳文介紹,當地八角樓鄉松茸村、木澤西村過去都是貧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靠種植、放牧和上山撿菌子,于是產業園就在當地采取產業帶動,集體經濟帶動等方式,統一生產菌種、統一培訓技術、統一產品標準、統一回收銷售,分合作社管理,讓農牧民變成種植戶和產業工人。目前園區已成功帶動呷拉鎮昆地村合作社等發展種植滑子菇和黑木耳,使集體經濟得到良性發展。
“產業園從2017年陸續投產以來累計培養產業工人200人以上,幾年來平均每年吸納約150名群眾務工,用工高峰期可達到230人左右,截至2021年6月累計支付群眾務工工資約1560萬元。”陳文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讓“雅江松茸”帶來更多真金白銀
越來越多的村民也依托產業園脫貧增收。八角樓鄉木則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阿多一家三口都在產業園務工。一年下來,全家依托產業園實現年收入超10萬元。[詳細] -
“松茸貸”賦能山珍美食“香”世界
每年的7月至8月是松茸等菌類銷售的“黃金期”,其間,資金短缺曾經是交易的“瓶頸”。為解決交易資金短缺難題,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甘孜分公司與合作銀行聯合推出“松茸類信貸需求方案”。[詳細] -
小菌菇敲開致富門——貢嘎山下松茸村的大產業
帶領當地村民發展菌子產業脫貧致富的中國雅江松茸產業園負責人陳文感慨地說:“精準扶貧不僅要有好產業植入,要改變老百姓的生產方式,更重要的是改變思想觀念的扶貧才是具有長效價值的扶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