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州創建綠色社區:人居環境從面子“靚”到里子“美”
圖為7月初,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當周草原美景。韋德占 攝
7月,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端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當周草原上,被藏族人統稱為“格桑花”的各種小黃花像繡在綠毯上的紋飾,讓草原看起來生機勃勃;高原楊柳此時亦吐出嫩芽,在風中搖曳,與遍野牛羊構成了一幅絕美畫卷。
帶女兒前來賞景的游客費姍姍表示,當下正是甘南最美時刻,深吸一口氣,草原的清香沁人心脾,只要來到這里就能讓人不由自主地高興起來。
“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場景,展現了甘南州‘環境革命’的豐碩成果。”甘南州副州長楊振林向中新網記者表示,自2015年以來,該州動員全社會力量,保護一方青山綠水,今年還提出打造以全域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污染、無公害為內容的“五無甘南”新名片。
為鞏固治理成果,“共治共享綠色社區示范點創建暨垃圾分類建設項目”6日在甘南州啟動。由甘南州民政局、合作市委市政府共同籌資策劃的該項目,將在甘南46個居民小區實施,按照生活垃圾分類“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要求,加快推進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建設,逐步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體系,形成標準化要求,以此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營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楊振林說,把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和探索完善甘南地域特色的城鄉社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各部門職能,將社區示范點創建成為和諧有序、服務完善、綠色文明、共建共享的現代社區,為全州城鄉社區治理和建設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新治理模式。
“入夏以來游客多了,幾乎每天都是爆滿,我家的收入也高了。”談及生態帶來的變化,當周草原邊上的馬海軍感觸頗深。眼下進入旅游旺季,每天有近百名游客來他的“藏家樂”,他從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
距離夏河機場約2公里的夏河縣阿木去乎鎮安果村,昔日居住環境很差,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下雨兩腳泥,更有村民家人畜同住一個院子。通過生態治理,該村完成危房改造和風貌改造,新建旅游住宿用房、木質景觀棧道,村內主干道、巷道硬化率以及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全村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800元以上,戶均旅游產業年收入9800元左右。
近年來,甘南州通過豐富城市文化、改善城市環境等,不斷提升著自身氣質和魅力。通過“五無甘南”創建行動等工作,當地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大幅改善、明顯提升,實現了從面子“靚”到里子“美”,“環境美”到“發展美”,“一時美”到“長久美”的轉變。
在共治共享綠色社區示范點創建項目啟動儀式上,眾多居民與參會代表還現場學習了有關垃圾分類的標記標識、進行垃圾分類的方式方法,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綠色崛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省甘南州:多措施推進“環境革命” 發力文旅產業促鄉村振興
7月3日至4日,全國村莊清潔行動現場會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召開。甘南州以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環境革命”、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全域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平臺載體。[詳細] -
甘肅省甘南州重生態 多措持續“環境革命”
近幾年,甘南沒有新建一座水電站,沒有新開發一座礦山,沒有污染一條河流。開展了'環境革命',今年又啟動‘五無甘南’創建行動,持續放大‘環境革命’品牌效應。[詳細] -
甘肅甘南“環境革命”治“頑疾” 長效機制提升小康“成色”
多年來,甘南建立長效機制,堅持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域治理、全時保潔,革除了人們的落后思想和保守心理,增強了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