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收入翻兩番 四川丹巴鄉村旅游助推富民增收
近日,有著“中國最美麗鄉村”和“古碉·藏寨·美人谷”之美譽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話題從州丹巴縣曬出了近5年旅游發展的“成績單”——近5年旅游收入實現翻兩番,鄉村旅游在川西高原走在前列,實現了脫貧攻堅、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的“三效合一”和高質量發展。
2020年底,四川省文旅資源普查結果顯示,丹巴縣文旅資源共有5469個(處),其中,文化資源2458個(處),旅游資源3011個(處),優良級旅游資源586處。在優良級資源中,五級旅游資源點21個(處)、四級旅游資源51個(處)、三級旅游資源514處。
甲居三姐妹民宿。(丹巴縣委宣傳部供圖)
丹巴旅游,特色在鄉村,起源也在鄉村,位于縣城附近的甲居村是全縣乃至川西高原鄉村旅游的先行者之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名叫桂花,現任甲居一村村支書。
2000年,從成都中專學校畢業的桂花,毅然返回家鄉,創辦了丹巴縣第一個藏寨農家樂“甲居三姐妹”,她也成為本世紀初四川返鄉創業大軍中的先進典型,受到省級表彰。
從2000年到2021年,20年間,桂花的農家樂從最初的3個床位發展到現在的100多個床位,年收入從當年的幾千元增加到如今的100多萬元。她所在的甲居一村,56戶村民中,現有52戶在從事旅游接待,全村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幾百元增加到如今的35000多元。
“最近幾年,按照縣上脫貧攻堅的統一部署,我的農家樂先后解決了十幾個貧困人員的就業,全村所有的貧困人員都通過涉旅就業創業實現了高質量脫貧。”桂花介紹說:“現在進入到鄉村振興階段,我村積極響應縣上號召,整合全村閑置土地,大力發展美人菊種植,讓沒有從事旅游接待的村民有充分的就業增收平臺,農業上的收益讓所有參與的村民實現持續分紅,并在政策上向貧困戶傾斜。”
丹巴十三角碉。新華網發(曹旭輝 攝)
桂花和甲居一村的變化僅僅是丹巴旅游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丹巴縣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生態保護等中心工作,以“古碉·藏寨·美人谷”為核心品牌,以“最美鄉村”甲居、“攝影天堂”中路、“東女秘境”梭坡、“美人原鄉”巴底、“云端仙境”黨嶺等為主要產品,精心編制了《丹巴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丹巴縣全域旅游示范創建方案》《丹巴縣推進“廁所革命”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多個涉旅規劃,旅游發展邁入快車道。
在項目建設和品牌打造上,丹巴縣成功納入省級嘉絨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和省級康巴(甘孜)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成功創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處、“國家地質公園”1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19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并被評為“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四川省鄉村旅游強縣”“四川旅游產業TOP10榜單十大‘最休閑’區縣旅游目的地”“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等品牌,甲居藏寨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中路景區、梭坡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成功創建丹巴美人谷省級旅游度假區等。
2015到2020年,丹巴縣旅游接待人數從75.05萬人次增長到300.06萬人次,年均增長超過60%;旅游綜合收入從7.42億元增長到33億元,年均增收近70%;2020年,丹巴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全縣GDP的占比達60.2%,已成為區域經濟主導產業,旅游經濟的發育度位列川西高原各市縣前列。
中路藏寨秋色。(丹巴縣委宣傳部供圖)
旅游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丹巴全縣有3200余人通過就業創業、土地流轉、房屋租賃、智力幫扶、技能培訓、集體分紅等實現了高質量脫貧,人均年收入達2萬余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四川省丹巴縣:雪后的古碉與藏寨美如畫
3月22日,素有“千碉之國”美譽的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雪后天晴,一季梨花如雪的開放,花如雪,雪似花,悠蕩在春風里,一道絕美的風景線讓四方游人陶醉。[詳細] -
四川丹巴:雪后的藏寨和古碉銀裝素裹美如童話
1月下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迎來2021年的第一場雪,古碉、藏寨銀裝素裹,美如童話。[詳細] -
四川甘孜:高原美景受青睞 多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國慶假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亞丁、丹巴美人谷和低海拔冰川海螺溝等景區,因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不少游客自駕前去旅游,昨天(3日),甘孜州多個景區迎來了客流高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