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第十次年檢啟動
圖為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柴達木換流站開展年檢啟動儀式。馬雅茹 攝
13日,“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系統第十次年度檢修工作全面啟動,國網青海檢修公司350余名檢修人員已分赴各作業點投入年檢任務,檢修工作量和參檢人數均為歷年來最多。
青藏聯網工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柴達木換流站至拉薩換流站直流線路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里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工程于2011年12月投運,徹底改變了西藏電網孤立運行的局面,疏通了西藏能源瓶頸,為豐水期“藏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解決了西藏冬季嚴重缺電、夏季豐水期電力消納難的問題。
工程投運近十年來,經受住了高海拔、大風、嚴寒等惡劣氣候環境的考驗,一直平穩運行,雙向累計輸送電能127.9億千瓦時,其中青海向西藏輸送86.3億千瓦時,西藏向外輸送夏季富余水電41.6億千瓦時,將西藏夏季豐富的水能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充分發揮了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助力青藏兩省區經濟生態綠色發展。
圖為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柴達木換流站運維人員在進行柴拉直流系統停電操作。馬雅茹 攝
據介紹,為保障青藏兩省區電力能源可靠穩定輸送,國家電網每年對青藏聯網工程開展年度集中檢修。本次年檢將從5月13日持續至6月1日,對±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和兩座換流站同時分別開展全方位“體檢”和“診治”。
記者了解到,此次年檢中,青海段線路部分將對300號至527號塔共227檔線路空中走線巡檢,檢查導線有無磨損、斷股、嚴重銹蝕、外層損傷、零部件缺失等現象并及時處理,對前期發現缺陷進行消除,對鐵塔開展抽查檢測、更換絕緣子、隱患治理等。柴達木換流站將結合設備運行情況,開展常規檢修、特殊檢修、消缺項目、隱患治理、技改大修項目共計453項。
“今年年檢跟往年有所不同,2020年底柴達木換流站2臺調相機順利投運,為海西地區電網裝上了強有力的‘穩定器’,本次年檢期間調相機持續帶電運行,為新能源大規模穩定送出提供堅強的無功電壓支撐。”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換流站運檢管理專責張國棟介紹說,“此外,往年3大組交流濾波器全部停電同時檢修,今年3組輪流停電依次檢修。調相機的投運和交流濾波器檢修方式的改變,使得直流系統停電方式更為復雜,人工倒閘操作量大幅增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電力天路”上的“唐古拉之鷹”
青藏聯網工程投運后,作為“頭鷹”的他帶領班組的“小鷹”們在守護了“電力天路”七個年頭后,將接力棒傳給了后輩,前往新的工作崗位任職。[詳細] -
海拔5000米,青藏聯網工程首次高空走線巡檢
為保障青藏兩省區電力能源可靠穩定輸送,國網青海電力每年都要對青藏聯網工程開展一次年度集中檢修,對輸變電系統進行全方位“體檢”和“診治”。今年5月10日起,該工程迎來第9次年檢,計劃為期16天。[詳細] -
“生命鳥巢”勾勒“電力天路”和諧畫卷
從2016年5月至今,該線路上共計安裝了人工鳥窩168個、鳥窩托架20個、棲鳥架46個。鳥類入住臺賬顯示,“人工鳥窩”內鳥類入住率已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巢內累計孵化幼鳥150多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