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為河流湖泊“劃界”守護“中華水塔”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水利廳了解到,2020年底前青海省完成了對3518條、總長度約11.27萬公里的河流以及242個湖泊的管理范圍劃定。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境內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518條,素有“中華水塔”的美譽。
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程鵬說:“由于管理邊界不明晰,過去青海部分河湖流域亂占、亂堆、亂采、亂建等‘四亂’問題時有發生,威脅河湖生態安全。”
“‘劃界’是河湖管理的基礎工作。”程鵬說,對河流湖泊劃定管理范圍后,2020年青海省整治了401項河湖“四亂”問題和315項歷史遺留涉河違規建設問題,亂占、亂堆等突出問題同比下降63%。
近年來,隨著青海省河湖長制的不斷完善,由當地16263名村民、牧民擔任的河湖管護員陸續出現在三江源頭。程鵬說:“有了明確的管理界限,依托河湖長制,青海省內河湖實現了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轉變。”
2020年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青海省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Ⅲ類的比例達94.7%,長江水質、瀾滄江出境水質穩定在Ⅰ類,黃河干流水質穩定在Ⅱ類,已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以四大分區做“水文章”守護“中華水塔”
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石建平介紹,“十四五”時期,青海省水利事業將按照河源重點生態功能區、河湟谷地、柴達木盆地、環青海湖地區4個分區進行布局。[詳細] -
呵護中華水塔 生態保護建設讓牧民受益
“生態管護員機制有效調動了牧民參與國家公園建設的積極性,也有力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表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