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檢察:強化擔當 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
松潘縣人民檢察院對一起盜伐林木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圖片由阿壩州人民檢察院提供)
去年7月,一場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召開,四川、甘肅、青海三省及四川省阿壩州、甘肅省甘南州、青海省果洛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聯動,各方簽署協議,決定建立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共護協作機制。
阿壩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保衛黃河”任重道遠。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阿壩州檢察機關強化責任擔當,遵循“特色謀發展,創新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將公益訴訟工作作為新時代檢察工作新的著力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讓“母親河”成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幸福河”。
以公益訴訟為著力點
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滋養著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黃河流域在阿壩州境內流域面積達1.6萬平方公里,涉及該州阿壩縣、紅原縣、若爾蓋縣、松潘縣4個縣。以若爾蓋濕地為代表的川西北濕地是黃河主要水源涵養地之一。據統計,黃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豐水期26%的水量來自阿壩州。
“基于此,阿壩州有黃河‘蓄水池’、‘固體高原水庫’之稱,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黃河流域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涵養水源、維系黃河流域水資源和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阿壩州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現實生活中,黃河流域內生態環境薄弱,草地沙化、濕地面積萎縮、水源涵養功能下降等突出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
“在辦案中,我們發現相關問題凸顯。”上述負責人介紹,比如,黃河支流河道兩岸侵河占地、棄渣設障現象多,部分砂石廠禁采期采砂、砂石儲存點無防塵降塵等措施,水污染問題突出等;部分河道亂堆亂倒生活垃圾等現象時有發生。
檢察機關如何找準切入口、著力點,參與到黃河上游生態環境保護中?公益訴訟制度提供了路徑。
近年來,阿壩州檢察機關將公益訴訟工作作為新時代檢察工作新的著力點,以阿壩州“兩區”(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為中心,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為守護“母親河”的健康貢獻力量。據統計,自阿壩州檢察機關履行公益訴訟職能以來,全州檢察機關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占到了約77%。
以合作共贏為基調
構建保護黃河公益訴訟新格局
“保衛黃河”要避免單打獨斗,為此,阿壩州檢察機關探索構建了多方努力共同解決公益保護難題的工作新格局,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水利部共同發起的“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為契機,與流域內相關部門簽訂協調聯動機制。若爾蓋縣、阿壩縣、紅原縣人民檢察院與相關部門簽訂了《黃河流域阿壩段(若爾蓋濕地)河(湖)長制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合作協議》,建立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機制。
協調聯動下,檢察機關對黃河流域傾倒牲畜遺骸、傾倒垃圾、非法采挖河道砂石等損害國家利益的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力度持續加強,為阿壩州黃河流域“清四亂”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流域相關縣通過鄉鎮自查、河長制辦公室督查暗訪的形式,對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發現的問題整治銷號,或作為公益訴訟線索移交檢察機關。”阿壩州人民檢察院負責人介紹,州縣黨委、人大、政府分別印發《深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的實施辦法》《關于支持公益訴訟工作的決議》《關于加強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等,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匯聚起保護黃河生態的更大合力。
加大與相關部門協作的同時,阿壩州檢察機關持續從公益訴訟線索排查、證據搜集、監督質效等方面提升內力,增強公益訴訟對黃河生態的保護力。
針對檢察公益訴訟“線索發現難”的問題,該州通過設立生態檢察聯絡站,延伸觸角,讓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從檢察機關的“獨角戲”向全員共同參與的“大合唱”轉變。紅原縣人民檢察院在月亮灣、俄么塘花海、日干喬濕地保護區三個景區設立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聯絡站,其主要職能為公益訴訟線索的收集處置、協助開展公益訴訟案件調查、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宣傳、參與景區綜合治理等。若爾蓋縣人民檢察院制定了獎勵舉報辦法,明確了舉報內容及獎勵方式,引導群眾自覺參與河湖環境保護工作。同時,在黃河及其一級支流白河、黑河流經的唐克、轄曼等7個鄉鎮(場)聘請了35名聯絡員,確保在發現問題后能及時掌握相關線索并調查取證。
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阿壩州檢察機關通過在黨委(組)中心組學習會、政府黨組會和常務會開展公益訴訟專題法治講座,與紀委監委簽署協作配合意見,召開圓桌會議、工作聯席會、檢察宣告等方式方法,不斷增強監督的剛性和實效性、權威性,為維護公共利益共同發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雪域高原上“檢察藍”護衛“生態綠”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點之一。但辦案不是最終目的,做好公益訴訟,還需在辦案中監督,推動治理機制體制的完善。[詳細] -
藏漢雙語翻譯,暢通辦案溝通渠道
藏漢雙語翻譯科的設立,有效解決了該院藏漢雙語翻譯人才長期緊缺問題,對于維護少數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及開展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力地提升了檢察公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