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大紅溝 引來八方客
近年來,甘肅省天祝縣大紅溝鎮搶抓武威市建設天梯山大景區和天祝縣建設冰溝河大景區機遇,將發展鄉村旅游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升鎮域經濟質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全力突破傳統農業發展的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依托良好的山區自然風光,從發展全域旅游角度高標準高起點謀劃推動,全鎮鄉村旅游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農家樂遍地開花
每年六七月,海拔4000多米磨臍山東麓的大紅溝清風送爽。隨著鄉村旅游振興不斷推進,大紅溝鎮紅溝寺村土族村民孫仁前迎來了忙碌的季節。
他抓住機遇開起了“土家樂”接待點,推出一些特色菜肴,幾個月就賺得盆滿缽滿。 “這幾年新農村建設得特別漂亮,加上大紅溝磨臍山風光特別好,我也不去外面打工了,在自己家里開‘土家樂’,一年下來也有好幾萬元收入。”孫仁前高興地說。
如何發展鄉村旅游?大紅溝鎮充分征求干部群眾意見建議,多次組織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到張掖、金昌、武威、酒泉等地觀摩學習,詳細了解鄉村旅游和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將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到當地的實踐中。
目前,大紅溝鎮已注冊鄉村旅游合作社3家,按照“睡好覺、洗好澡、上好網、吃好飯”的標準,建成農家樂50家,可滿足2000多人同時就餐、300多人住宿。為規范鄉村旅游健康有序發展,提升接待服務水平,當地成立了農家院行業協會,制定了農家院協調發展規則,對50余名從業人員進行了集中培訓,所有農家樂實行統一形象標識、統一品牌營銷、統一經營規范、統一服務承諾。
美麗鄉村提升旅游品位
每年油菜花綻放的季節,大紅溝鎮總是人潮涌動。駐足大溝村路臺組的油菜花種植基地,對面雪山巍峨綿延,山中林海松濤陣陣,萬畝黃色油菜花染盡山野。游客徜徉其中,流連忘返。
“領略過江西婺源油菜花的秀麗,看過內蒙古呼倫貝爾油菜花的壯闊,但這邊的油菜花顯得格外別致。”海南游客南潔由衷感嘆。
近年來,大紅溝鎮突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建成新農宅686套,覆蓋面達到76.6%。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全域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助推鄉村旅游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著力打造景觀化全域生態文明鄉村。
大紅溝鎮實施了大紅溝村和紅溝寺村新農村供排水工程項目,新建垃圾中轉站一處,配套灑水車、環衛車、垃圾桶等設施設備,安排專人每周一、周四定期上門回收廢棄垃圾,及時做好群眾水廁糞污處理。累計拆除廢舊宅基地、臨違建筑、殘垣斷壁等2200處,整治面積3220畝。按照“潔、齊、綠、美、景、韻”標準,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改造旱廁597座,按照“見縫插綠、應綠則綠、成倍增綠”的原則,認真做好村莊綠化,共栽植苗木3萬余棵,種植花卉5000平方米。目前,全鎮綠化、亮化、硬化、美化、潔化工程基本全覆蓋,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帶動打造全域旅游
花海徒步大賽、特色美食大賽、越野車穿越草原、書畫攝影采風、鍋莊舞篝火晚會……
今年8月8日,為慶祝天祝藏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大紅溝鎮舉辦全縣“十場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之“清涼大紅溝·武威后花園”鄉村旅游節。一時間,游客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寧夏游客吳永盛說,“幸虧來得早,要不然住的地方都訂滿了,這里有雪山草原、梯田花海,還有濃濃的民族風情和美食,確實不虛此行。”
大紅溝鎮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鎮鄉村旅游“吃、住、行、游、購、娛”設施條件更加完善。同時,把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坡改梯”項目,打造萬畝梯田景觀,并種植高產油菜,打造梯田花海景區,獲得農業和旅游雙贏。目前,大紅溝鎮借助節會平臺,開創了“宜居、宜游、宜業”的鄉村振興發展良好局面。今年以來,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收入達到400萬元。
通過把鄉村打造成景區、產業打造成景點、農戶打造成商戶、特產打造成商品,大紅溝鎮打響了“清涼大紅溝、武威后花園”旅游品牌,大紅溝村被評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大紅溝鎮黨委書記陳淼淼表示,大紅溝鎮堅持走原汁原味的鄉村旅游路子,取得了顯著成果。下一步將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加快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全產業鏈旅游發展,奏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美麗冰溝河 迎來最美的你
近日,由甘肅省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的“您是人間四月天 武威文旅邀您游”系列活動舉行,邀請武威市援鄂醫務人員及家屬40余人免費參觀武威市天祝縣國家4A級冰溝河生態風景區。[詳細] -
馬牙雪山腳下藏族“新牧民”:云端放牧 遛馬載客
當地還成立旅游合作社,流轉牧民的草原和飼草地,鼓勵牧民以資金入股,支持有經驗、有意向的牧民開辦藏家樂,或在景區從事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