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新聞 > 涉藏動態

      踏訪原子城,回望那段崢嶸歲月

      金振蓉 徐譚 發布時間:2020-09-15 16:42:00來源: 光明日報


      原221廠十一廠區和十二廠區如今已成為原子城重要景點“上星站”。 徐譚 攝

        20世紀60年代,我國“兩彈”的試驗成功,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這背后是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近日,記者來到了“兩彈”的研制基地——原子城,觸摸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把青春熱血奉獻祖國的脈搏。

        自青海省會西寧西行百余公里,青海湖北岸有片草原,因盛開金露梅、銀露梅兩種花而得名“金銀灘”。在日月山和達坂山環抱之下,湟水河緩緩流過,滋養著這片平均海拔3350米的高原花海,膾炙人口的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就誕生于此。而從20世紀50年代末起,這里就有了另外的名字——原子城,它對外是青海礦區221工廠。

        走進原子城

        走過艱苦而火熱的年代,這座中國原子城已經退役33年了,現在還有了新名字——西海鎮,成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盛夏午后,記者來到西海鎮,陽光透過行道樹冠間隙,斑斑駁駁灑在老建筑厚實的院墻上,隨處可見的工業遺跡仿佛在訴說過去的神秘與輝煌,也見證著原子城的新生和希望。

        1987年,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曾經的原子城,是一方精神的高地,從這里,人們能找到“兩彈一星”的精神價值,并由此發掘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是一座建立在221基地舊址上的高大建筑。走進紀念館大門,仿佛步入時光隧道,我國第一顆機載原子彈和氫彈模型、手搖計算機等上千件珍貴實物和珍貴史料陳列于此,令人目不暇接。在這里,參觀者聆聽奮斗者的故事,感悟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唯一留存下的照片

        在一張放大掃描的黑白照片前,講解員姚雯靜停住了腳步,照片中是四位風華正茂的女青年的合影。她說,2009年的一天,同事發現一位老人站在這張照片前,飽含熱淚,情緒激動,上前詢問,老人激動地說:“孩子,這就是我多年來尋找的記憶呀,你看照片中右起第二個就是我!”

        老人叫羅蕙英,196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她,作為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被抽調參加國家保密工作,她和同事響應號召從上海來到青海基地報到,雖然海拔高,氣候干燥寒冷,但剛從大城市來到這里,一切都還新鮮,準備在分配居住的帳篷前留個影寄給家人。當得知這里是軍事禁區,嚴禁私自拍照后,她便把照片小心翼翼藏了起來,這一藏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這片土地解封可以對外開放了,她才敢把這張照片拿出來,這也成為221基地唯一留存至今的私人照片。

        前幾年,當再次被請回原子城時,老人激動不已。她說,最驕傲的事就是參加了核武器研制工作。羅蕙英們只是原子城中上萬名研制人員中的普通一員,正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共和國的核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12年,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成立了“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已先后赴全國20多個省(區、市)累計報告350余場,超過30萬人參與聆聽。姚雯靜作為宣講團成員,每年還會走訪老科學家和老職工。

        “我要把原子城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一代代人記住那些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姚雯靜說。

        小火車站前的遐想

        在這片草原的一角,有一個廢棄的小火車站。一列小火車靜靜安臥在站臺的鐵軌上,仿佛經歷過繁忙,現在終于歇下來了。

        海北州宣傳部的同志告訴我們,別看車站不起眼,它可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啟運的地方。同時,小火車是原子城里生活區與工作區連接的交通工具,每天,科研人員都會從這里奔向各個工作地點。當年火車上的這些乘客,有頂尖科學家,有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大批技術輔助人員,是一支上萬人的隊伍。當他們選擇從事這項事業后,也就選擇了隱姓埋名,附近的人們也只知道221廠是高度保密的地方,甚至科研人員的親人朋友也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事情。站在這個站臺上,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時光穿越之感,似乎不經意間,可能邂逅到哪位共和國的功臣。

        走在原子城里,一件件文物把我們帶回到那個火熱的年代,那些辦公樓、科研樓、科技樓,都見證過一代人的奮斗年華。

        如今的金銀灘不再是軍事禁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化劍為犁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這里早已恢復了草原的美麗風貌。更多的史料,我們只能從展覽館里獲得。從陳列的文物中體會到,科研人員最初來到原子城,條件十分艱苦,這里是高寒地帶,一年中有近半年時間處于寒冷狀態,但為了搶抓時間,他們都是先工作后生活,放下背包就在帳篷里開始了科研工作。那些年,正是我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月,糧食實行定量制,油和肉都很少。在展廳里,我們了解到那些著名科學家的工作、生活情況:王淦昌,當時已是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學家,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改名王京來到這里,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1978年,人們才重新看到王淦昌這個名字。

        展覽館有大量傳統文物展示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復原模擬場景與高科技展示場景相襯托的展示,從陳列的退役東風-2A導彈彈體、我國第一顆機載原子彈和氫彈模型及球面機床、手搖計算機、大型電子管、精密天平、高速轉鏡掃描相機等1000余件珍貴實物和200余份中國核工業發展史、211廠史等珍貴歷史文獻資料中,可以想象那時這里熱火朝天、爭分奪秒的緊張科研氛圍。面對當時國際勢力對新中國的打壓,面對我們一窮二白的面貌,科學家們以拳拳報國心,克服生活條件艱苦、科研設備落后的困難,以大無畏的勇氣,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這里不僅集中反映了我國“兩彈”研制歷程,更集中體現了“兩彈一星”精神。

        在這里,不僅有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陳能寬、鄧稼先等大科學家,也有普通技術人員,他們都是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優秀人才,涉及各行各業。他們集結于金銀灘,無數人的個人命運因此而改變,為了完成這項注定十分艱辛的任務,他們將人生中最美好年華默默奉獻在了這項偉大崇高的事業當中。

        進入新世紀,原子城這個撐起民族脊梁的地方迎來了新生,先后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由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碑高高聳立,碑頂上,雕刻著四只展翅翱翔的和平鴿,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科學家敢于自主創新的精神,也彰顯著中國科學家保衛和平的決心和功績。

      (責編: 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中國原子城紅色旅游列車首開 民眾期待滿滿

        30日,“中國原子城號”青海省西寧至西海鎮紅色旅游列車首開儀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鎮舉行。活動現場,海北州與青藏鐵路公司簽訂開通紅色旅游專列協議。[詳細]
      • 金銀灘原子城“沖刺5A”找到外援

        海晏縣人民政府、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青海萬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框架協議,開啟了金銀灘原子城景區合作開發新篇章。[詳細]
      • 中國原子城紅色旅游列車正式開通

        據了解,列車從7月9日至7月31日每日開行,8月及以后開行時刻待定。這是青藏鐵路公司為支持海北州人民出行和中國原子城旅游事業發展,服務高原人民的一項新舉措。[詳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91免费福利视频|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爽|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麻豆porno| 思思99re热|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四虎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得|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男女无遮挡高清性视频直播| 国产白丝在线观看|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午夜无码人妻av大片色欲 |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1717国产精品久久|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波多野结衣456| 免费香蕉依人在线视频久| 西西人体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宅男噜噜噜66网站|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波多野结衣被绝伦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a免费观看|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