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共和縣:移民安置點的幸福生活
發布時間:2020-08-18 11:21:00來源: 新華社
切扎村移民安置點村民仁青吉站在自家的房屋前(8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廿地鄉切扎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村,一度居住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
2017年,共和縣將居住偏遠、分散的101戶切扎村貧困戶,易地安置于共和縣城城北新區。安置點配建活動中心、衛生室、幼兒園、文化廣場等,村民生活條件顯著改善;由于居住地離縣城更近,村民就業渠道也拓寬了。
這是8月17日拍攝的切扎村移民安置點(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8月17日,切扎村移民安置點村民在村文化廣場健身。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8月17日,小朋友在切扎村移民安置點玩籃球。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8月17日,切扎村移民安置點村民尕么吉在縫制藏裝,她計劃開一家藏裝店,目前正在試營業。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責編: 于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脫貧攻堅高原行|青海省興海縣:服務沉下去 村民富起來
“互聯網+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式,讓婦女展才藝、增收入。丁英芳現在年收入近4萬元,還經常為殘疾婦女免費指導繡法技藝。她說:“我們也能用自己的雙手繡出好日子!”[詳細] -
青海省貴德縣:蔬菜產業敲開百姓幸福生活的大門
正在往大卡車上裝紅筍的菜農馬占明接過話茬笑著說,“我們新街鄉的蔬菜今天晚上就能發到蘭州市場,再轉運到廣東等地進行銷售,青藏高原的紅筍都能端上廣州人的餐桌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