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縣: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盛夏七月,正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采摘香菇的大好時節。
松山鎮德吉新村村民李鴻萍正在自家的香菇棚里忙碌著。“通過移民搬遷,我家不光改善了住房條件,還承包了40多座大棚種植香菇,每年的收入可以達到20多萬元。”李鴻萍說。
走出大山遷入新居,依靠產業穩定致富,德吉新村移民安置點上發生的喜人變化,正是天祝縣以嶄新姿態邁開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的縮影。
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雪山下如茵的草原上,西大灘鎮西大灘村成群的牛羊開始了一天的覓食。走進楊有拉家,裝飾精美的客廳、濃郁的酥油茶,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
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卻經歷了幾次波折。妻子手術、兒子放牧途中遭遇兩次車禍,讓楊有拉家生活陷入困境。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楊有拉咬牙渡過難關,重振旗鼓,通過發展養殖業,又過上了好日子。
“當時,錢也花光了,家里空空蕩蕩。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惠農款給我貸了30萬元,買了些牛羊,慢慢發展。現在牛羊又成群了,貸款也還清了,去年收入了12萬元。”告別過去的艱辛,看著眼前靠發展產業帶來的好光景,楊有拉滿是喜悅。
做強產業,是天祝縣實現高質量脫貧的基礎。過去一年,天祝縣著力培育壯大“牛羊雞馬菜菌藜藥”八大產業,全縣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量達到2505家。加快推進12個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產業要素進一步集聚,延伸產業鏈條。先后實施各類項目124項,投入扶持資金10.92億元,兌現到戶產業補助資金1.82億元,發放精準扶貧貸款7.05億元。深度挖掘產業特色,打造“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中國高原食用菌之鄉”“中國高原夏菜之鄉”和“中國走馬之鄉”品牌。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74個,注冊農特產品商標241個,電子商務交易額累計達5億元。
目前,全縣累計減貧1.43萬戶5.4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3.8%下降到0.07%,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長期困擾天祝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城鄉建設多點突破
“小縣城也能建設這樣漂亮的大橋,一下子有品位了。今年,我們的小區也開始改造了,墻上都敷設保溫層,下水管道、地坪也一并改造。現在的城市越來越干凈整潔了,變化確實大……”談起居住環境的改善,正在縣城華秀路大橋散步的70多歲的阿忠弟打開了話匣子。
城鄉建設與民生息息相關。近年來,天祝縣緊盯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城市目標定位,全力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天祝縣城建局負責同志介紹,天祝縣已編制完成縣城4個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17個鄉鎮總體規劃、152個村莊規劃。“十三五”期間,相繼建成縣城華銳路、安遠路大橋、蔥嶺溝防洪工程等一批城鎮道路、橋梁、防洪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
特別是2019年,共實施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2項,新建跨河大橋4座,改造城市主次道路2條,打通“斷頭路”6條,修建公園廣場3個,改造背街小巷11條。今年,計劃投資10.23億元,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1項,推動城市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同時,天祝縣14個建制鎮的道路、電網、綠化、供熱、供排水等市政基礎設施逐步完善,3個鄉鎮已建成垃圾處理場,8個鄉鎮配套建設垃圾轉運站,14個鄉鎮實現了集中供熱,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生態優先改善民生
夏日,大通河畔的天祝縣天堂鎮處處風景如畫,引來眾多游客暢享田園風光,感受鄉村旅游情趣。
“現在,村里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家家戶戶都搞旅游服務。”天堂鎮天堂村村民甘永錄說,去年他家建起了二層樓的農家院,設施更好了,收入增加了。
過去一年,天祝縣深入發掘民族特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優勢,將文化、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全縣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群眾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同時,天祝縣加大環保力度,堅持分類施策、壓茬推進,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和中央第一輪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見底清零。15戶碳化硅企業完成煙氣治理改造,污水處理率達94%,19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持續開展的國土綠化倍增行動完成造林4.6萬畝,改造城區老舊供水管網13.5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廁所8275座,創建“清潔村莊”76個,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廣大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我們夫妻倆雖然殘疾,但在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我們不但脫貧了,還住上了二層‘小別墅’。”從1993年開始,天堂鎮天堂村大宗臺組李洪錄老人記錄了自家享受的低保、殘疾人補助、生活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各種幫扶資金,至今總計40多萬元。
2019年以來,天祝縣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實施民生改善工程,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發展成果,推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天祝縣民生支出39.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7.66%,省列市列民生實事全部辦結。天祝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天祝縣將繼續大力構建產業體系,高標準推進“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努力做精做優“八大產業”,扎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保障農牧民群眾通過發展家門口產業穩定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打牢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甘肅天祝“香菇夫妻”下山入川:大棚里育“錢景”
有付出就有回報,辛勤汗水換來豐碩成果。去年頭一年,夫妻倆就收入近20萬元。王世芳和丈夫萬銀成一邊采著香菇一邊說:“香菇一年可摘4茬,每個棚的利潤在2萬元左右。”[詳細] -
甘肅省天祝縣“電商為媒”拓銷路
線上“電商”銷售忙,線下“店商”忙采購。6月26日,甘肅省天祝縣委、縣政府主辦的首屆“舌尖上的天祝·吃貨們的天堂”全民電商節吸引多家大型網商參加。[詳細] -
甘肅天祝“蔬菜終結地”科技育菜暢外銷
7月初,甘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打柴溝鎮的蔬菜示范基地中,肥料輸送管一根根埋在土里,太陽能殺蟲燈不斷運作,萵筍、生菜、娃娃菜等各類蔬菜長得正旺,不久后,這些蔬菜會被銷往全國一二線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