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5個植物新種
4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今年1月,國內核心期刊《植物研究》發表文章,公布位于甘孜州境內的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5個毛茛科植物新種,分別是細盔烏頭、疏葉烏頭、細莖唐松草、康定唐松草和九龍唐松草。
這是繼1982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劉照光于海螺溝發現并命名“垂莖異黃精”新種以來,貢嘎山植物大家庭又一次增添新成員。
自2018年5月起,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啟動“貢嘎山自然保護區維管植物本底調查”項目,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文采領銜組成項目組。
截至2019年9月,項目組先后6次到甘孜州開展野外考察,采集維管植物標本6000余號。在研究鑒定過程中,發現了5個植物新記錄種,得到了學術界認可,為保護區留下極具科研價值的植物本底資源數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臥龍保護區發現四川特有新物種巴朗山雪蓮
8月10日,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布,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析比對,確認科研人員在保護區內確定了一個新的四川特有物種——巴朗山雪蓮。目前,相關科研成果已獲國際認證。[詳細] -
中國40余家動物園開啟三江源本土物種保護科普
中國40余家動物園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啟三江源本土物種保護科普,此舉旨在提升公眾對三江源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以及關注。[詳細] -
青海首次發現大規模白藍翠雀花群落
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轄高寒荒漠區首次發現大規模白藍翠雀花群落,對于研究該物種的群落演變與消長、藏藥產業發展乃至高寒荒漠區生態系統發展極具重要意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