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縣對癥開方治脫貧路上真假“懶病”
“這是我們縣出臺的‘獎勤罰懶文件’。”1月13日上午,在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扶貧開發局局長趙林辦公室,記者看到由阿壩縣委辦公室和阿壩縣政府辦公室聯合發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工作的通知》。
趙林介紹,這份“獎勤罰懶文件”出臺將近兩年時間,沒有一戶受罰,“但卻很管用。”他特別強調。
這從何說起?
年初議年底驗治“懶病”
勇忠澤舟是阿壩縣四洼鄉黨委副書記,2016年作為扶貧駐村干部來到了上四洼村,遇見了一位令他十分頭疼的扶貧對象。
“他名叫迫爾吉,40歲,年富力強,但什么都不做,成天游手好閑,沒老婆沒親人?!庇轮覞芍壅f,他多次上門商討幫扶,對方死活不吭氣。
迫爾吉這種叫真懶。勇忠澤舟還介紹了一種假懶——有些貧困戶通過草場流轉本來有收入,村上鄉上都有記錄,但當省州縣考核人員問及收入情況,他們會謊稱沒這筆收入?!八麄儾幌胍蛎撠毷シ鲐氀a助?!庇轮覞芍壅f。
但無論是真懶還是假懶,對于該縣如期全面完成脫貧任務,都形成巨大壓力。
2018年初,阿壩縣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工作的通知》,核心內容就是獎勤罰懶。
文件規定,每年初,駐村工作組召集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增收民主議定會,按照“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原則,對勞動力如何促增收、完成多少增收任務進行議定。如果年終完不成任務,貧困戶的村集體經濟分紅、光伏扶貧分紅、兜底補助等將以當年脫貧標準為上限,超額部分不予兌現。相反,如果完成甚至超額完成議定任務,就有相應獎補。
趙林解釋,“人盡其力”就是有勞動能力的要盡量勞動增收,“物盡其用”就是有草場和耕地等資源的,要么自主發展產業,要么流轉,不能荒廢。
為確保只治懶,不與國家政策沖突,該文件也明確,國家惠民政策涉及的農業綜合補貼、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資金補貼不納入懲罰性減少范圍。
無人受罰,但治“懶”增收兩不誤
當天,勇忠澤舟帶著記者來到迫爾吉家。在村口的一片枯草地里,迫爾吉迎著太陽趕著一群山羊往山上去?!吧窖蛞呀浻?只發展到9只了?!边M屋在灶臺旁坐下,迫爾吉就自豪地向勇忠澤舟匯報,一邊為大家燒水倒茶。
迫爾吉現在這副勤勞持家的范兒,就是獎勤罰懶文件的效果。
結合迫爾吉自己的意愿,上四洼村盤羊子孫養殖合作社借給迫爾吉5只受孕山羊,養殖5年,產崽歸迫爾吉所有。
有了發展門道和希望,迫爾吉不敢怠慢,不但自己悉心照料,還邀請鄰村女青年謝拉旺么來幫忙,一來二往兩人有了感情,后來結婚生子。
在扶貧干部幫助下,迫爾吉家通過D級危房改造項目,搬進了新家。謝拉旺么獲得村上保潔員公益性崗位,每月有近700元收入。近兩年,迫爾吉家荒廢多年的7畝地也種上了青稞。2019年,迫爾吉還花1萬元買回一臺拖拉機?!耙婚_春,我可以給村民耕地,每耕一畝就有50元的收入。”迫爾吉說。
“無論是不思勞動的真懶,還是瞞報收入的假懶,都會導致自己受到懲罰,而且會讓干群不齒?!庇轮覞芍壅f,貧困戶們現在都積極發展產業努力增收,瞞報收入的現象也基本杜絕。
文件出臺后,阿壩縣以“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的形式,確保每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收有門路,有增收潛力的資源變資產。“出臺文件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懶病,增加貧困戶收入,不是為了減少貧困戶收入?!壁w林說,兩年下來,文件執行的結果與出臺的初衷相吻合。
在獎勤罰懶文件推動下,兩年間,阿壩縣大春農作物總產量由40975噸增長到46169噸,牲畜總數由91.8331萬頭增長到113.4014萬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