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3月28日在拉薩發布《新時代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白皮書完整呈現了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西藏人權事業的全方位進步和歷史性成就。西藏社科聯在“5·23”西藏和平解放紀念日到來之際,舉辦白皮書研討會,多位專家學者結合各自研究專長和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對白皮書的主要內容、重大意義和時代價值進行解讀。
圖為研討會現場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西藏自治區社科院馬克思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克范開宗明義地說,新西藏人權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是踐行中國共產黨人權觀的生動體現。
開創西藏人權事業發展新篇章
舊西藏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社會,占西藏總人口不足5%的農奴主階級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而占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連基本的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舊西藏的社會制度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有限的社會財富大量向寺院集中,普通民眾生活困苦,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低水平的停滯狀態。
1951年和平解放之前的舊西藏,是世界上侵犯人權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廣大農奴和奴隸人身依附、半依附于領主,根本談不上做人的權利。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下的西藏,社會衰敗,民生凋敝。近代以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及其扶植的買辦勢力的經濟掠奪,加深了整個社會的衰敗程度。和平解放前的西藏社會已經到了崩潰和毀滅的邊緣,西藏人民的發展權無從談起。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擺脫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羈絆,西藏社會長期封閉、停滯的局面開始被打破。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西藏從此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會制度,人民翻身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民主改革廢除廣大農奴和奴隸的人身依附關系,他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第一次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成為新西藏的主人。”郭克范強調,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開創了西藏人權事業發展新篇章。
舉國體制助力西藏跨越式發展
“一部新西藏發展史,就是一部充分發揮舉國體制政治優勢支持西藏跨越式發展的光輝歷史,更是西藏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光輝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在綜合國力尚弱的情況下,仍全力支持修筑川藏、青藏公路,為西藏發展奠定基礎。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開啟實施對口支援西藏的新型援藏模式,西藏經濟社會駛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從城鎮到農村,社會面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民主改革以來,舉國體制的支持力度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鮮明的紅線,國家支持西藏發展的力度與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過程高度一致,并且是以超常規方式全力支持西藏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西藏各族人民,制定了惠及西藏各族人民的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西藏同全國一道,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西藏人權事業全面發展新篇章。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大顯著優勢,這也就是舉國體制顯著優勢。”郭克范表示,短短七十余載,實現千年跨越,新西藏的歷史性發展成就,就是中央關心西藏、全國支援西藏舉國體制顯著優勢的深刻體現。
西藏人權成就不容詆毀
針對美西方和達賴集團長期污蔑西藏人權狀況的言論,郭克范嚴正指出,這些攻擊完全出于政治目的,是對事實的嚴重歪曲。
“西藏人權議題上,美西方尤其是美國,一貫性地用自己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郭克范舉例說,所謂西藏寄宿制教育就是突出的例證。
“在我們國家,實行寄宿制教育是最大限度地保證人民受教育權利、實現教育權公平正義的最有效最合適的方式。”郭克范認為,美西方和達賴集團之所以設置這一虛假的議題,說到底是將歐洲殖民掠奪中,對美洲當地原住民實行種族滅絕屠殺,并在19世紀以后對殘存的所謂保留地兒童實行種族滅絕式的寄宿制教育等等罪惡行徑來鏡像中國,把中國少數民族鏡像為北美的印第安人,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族地區治理鏡像為西方殖民統治,以此來破壞西藏穩定。
“美西方和達賴集團打西藏人權牌,終究無法忽視一個基本的事實:西藏封建農奴制度是一個缺乏基本人權的制度。”郭克范說,美西方和達賴集團擺脫邏輯困境的方法是,要么視而不見,要么就是給予香格里拉式的美化,把舊西藏與人權話題徹底脫鉤。
新西藏人權事業的發展成就不容詆毀,新時代新征程西藏人權保障事業與時俱進的發展進步也不會因為誣蔑攻擊而止步不前。
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發展權利。西藏的人權事業不僅體現在生存權、發展權的保障上,更體現在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西藏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支持。”郭克范說,新時代新征程上,西藏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人權事業不斷進步,讓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成為最有力的人權宣言。(中國西藏網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